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喘本方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肾气虚证,通过研究其对细胞因子IL-4、IFN-γ的影响,并对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ACT评分及急性发作次数等进行观察,验证其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4.5)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颗粒剂喘本方口服。疗程为30天,疗程结束后,门诊随访30天。两组每例患者均备用沙丁胺醇气雾剂1支,必要时按需使用。结果:1.两组治疗前在一般资料方面(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吸烟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在中医证候积分、单项症状计分、IL-4与IFN-γ、肺功能指标、ACT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疗效: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83.3%)。3.中医证候积分:两组组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单项症状计分:治疗组组内治疗前后,各单项症状计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喘息、胸闷、气短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在咯痰、神疲乏力、自汗、腰膝酸软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喘息、胸闷、气短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咯痰、神疲乏力、自汗、腰膝酸软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5.血浆IL-4与IFN-γ:两组IL-4各自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IL-4治疗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IFN-γ各自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IFN-γ治疗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6.肺功能指标:FEV1%治疗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VC%治疗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7.ACT评分:两组组内治疗前后ACT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8.急性发作次数:两组治疗期间及治疗疗程结束后随访30天内急性发作次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9.沙丁胺醇吸入总喷数: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沙丁胺醇吸入总喷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疗程结束后随访30天内沙丁胺醇吸入总喷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喘本方能有效改善慢性持续期肺肾气虚证哮喘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喘息、胸闷、气短、咯痰、神疲乏力、自汗、腰膝酸软),且联合西药治疗咯痰、神疲乏力、自汗、腰膝酸软方面比单用西药效果更显著。2、喘本方在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肾气虚证方面,可能具有抗气道炎症反应、增强和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的药理作用,从而通过降低IL-4水平,增加IFN-γ水平来调节Th1/Th2细胞免疫失衡,且联合西药比单用西药效果更显著。3、喘本方能有效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可能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改善气流受限的药理作用,且联合西药比单用西药效果更显著。4、喘本方能减少慢性持续期肺肾气虚证哮喘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使哮喘得到有效控制,并可预防哮喘复发,且联合西药比单用西药控制效果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