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微米Nd:YAG/V:YAG微片激光器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ee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LD)泵浦全固态激光器是目前应用前景最好的相干光源,它具有输出高效、结构紧凑和稳定性高等优势从而得到广泛应用,近些年来在国内外的激光科研领域被大量研究。1.3μm波段的激光处于大气的透射以及光纤的传输窗口区,而且光纤在此波段的色散非常小。过线性频率变换技术,如差频,和频,倍频等,可以得到多条激光谱线,范围覆盖能从可见光到中红外波段。本文中,基于Nd:YAG/V:YAG键合晶体,以LD端面泵浦,在连续和准连续条件下,研究了输出波长1338 nm的被动调Q微片激光器的输出特性。在连续(CW)泵浦的条件下,有稳定的调Q脉冲产生;在准连续(quasi-CW)泵浦情况下,输出了被动锁模调Q激光。实验结果可以表明采用Nd:YAG/V:YAG键合晶体有利于获得功率更高、腔型更加紧凑的1338 nm脉冲激光输出,同时利用准连续(quasi-CW)泵浦能够有效的降低晶体内的热效应,从而使得输出激光的功率达到更高。其主要内容概括为:1.详细的介绍了全固态激光器的发展历程,对于激光技术的分类和工作原理作了解释。说明了1.3μm激光的研究意义、获得方法及应用。简要介绍了激光晶体热效应以及键合晶体的好处。并完成了对基于Nd:YAG/V:YAG键合晶体的1338 nm微片激光器的理论和实验设计。2.详细介绍了激光晶体Nd:YAG及饱和吸收体V:YAG的优良特性。3.设计并完成了基于Nd:YAG/V:YAG键合晶体的微片激光器实验,在连续LD端面泵浦情况下,实现了稳定的调Q激光输出,最大的输出功率为0.73 W,脉宽为139 ns;在准连续(脉冲)泵浦情况下,获得了被动锁模调Q的激光输出,最大的输出功率为1.01 W,与之相对应的脉冲宽度为80 ns,其中的锁模系列单脉冲宽度约为70 ps。4.主要创新点:采用了新型材料V3+:YAG作为微片激光器的饱和吸收体,并将其与激光晶体键合在一起,通过将介质膜直接镀在键合晶体的两通光面上构成谐振腔,有效的减小了谐振腔的长度,获得了输出功率更高、脉宽更短的激光。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如何使机器具备空间场景理解和感知的能力,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场景数据的获取提
由于风电变流器运行工况越来越复杂,使得对风电系统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功率器件结温的波动是引起器件故障的主要因素,而器件结温的波动是随着风机输出功率变化而变化。因
微流控芯片是将生物化学的基本功能集合到一个较小的平台,展现出便携化、成本低、环境污染小、通道设计灵活、集成度高及多功能化的优势,为化学生物的研究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
Sigma-Delta模数转换器(Sigma-Delta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Σ-ΔADC)具有高分辨率、高可靠性、易于集成等优点,并被广泛应用。由于ADC处理的信号通常比较微弱,故可编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射频识别技术(RFID)越来越受关注,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超高频频段,目前国际上主流的标准协议为ISO18000-6C,为适应RFID的发展和加
<正> 脾胃学说的理论渊源于《素问·太阴阳明论》及《灵枢·五味篇》。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理论上和临床上对脾胃提出了不少新见解,总结许多临证经验,写出专著《脾胃论
土家族舞蹈"肉连响",被誉之为"东方的迪斯科",在国内外备受关注。"肉连响"是完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对土家族舞蹈肉连响的形成和发展做
随机激光不仅研究其有趣的物理性能,同时他们在技术运用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说,随机激光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光在相干放大作用下的局域化效应和光在发射过程中随
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研制专用的集成电路(ASIC)。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像素探测器被广泛应用于高能物理实验中。我校像素探测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TopMe
硅材料因其良好的热电性能、稳定的化学性质、相对成熟的微机械加工技术被用来作为新型微通道板基体材料。与传统微通道板相比,硅微通道板无论是在器件的增益性能,还是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