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定西华家岭土壤纤毛虫群落对生态恢复的响应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fang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活体观察法和“三级十倍环式稀释法”对甘肃定西华家岭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纤毛虫群落进行了研究,同时兼顾土壤理化性质的内容。采样点包括5个不同恢复阶段的人工云杉林和1个作为对照点的荒草坡。工作开始于2007年9月,结束于2008年8月。1.对土壤理化因子的测定结果表明,恢复样点的含水量均高于对照样点,且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恢复样点的土壤pH值与对照样点相比略有下降;土壤有机质和总N含量表现出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由于草本植物凋落物易于分解导致Ⅰ号对照样点土壤有机质和总N含量远远高于恢复6年的Ⅱ号样点,然后随恢复时间的延长有机质和总N含量又逐渐升高;土壤总P含量的变化也呈现出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但最低值出现在恢复12年的Ⅲ号样点。土壤理化因子与植被恢复年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本研究中,含水量、有机质、总N与恢复年限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pH值与恢复年限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土温和总P含量与恢复年限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2.对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纤毛虫群落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本实验共鉴定到127种纤毛虫,隶属于3纲、9目、34科、50属。对土壤纤毛虫物种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各样点的物种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且随恢复时间的延长,样点之间物种的相似性减小。对各样点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的比较得知,随恢复时间的延长,土壤纤毛虫科、属、种的数目增多,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恢复使得土壤纤毛虫的优势类群和优势种也发生了变化,Ⅰ号对照样点和恢复初期的Ⅱ号样点肾形目为优势类群;Ⅲ号、Ⅳ号、Ⅴ号和Ⅵ号样点下毛目成为优势类群。Ⅰ号对照样点的优势种为齿脊肾形虫、莫氏肾形虫、刚毛胃纤虫和大口薄咽虫;Ⅱ号样点的优势种为齿脊肾形虫、僧帽肾形虫、膨大肾形虫和大口薄咽虫;Ⅲ号样点的优势种为齿脊肾形虫、膨大肾形虫、背沟肾形虫、粗糙肾形虫、刚毛胃纤虫、大口薄咽虫;Ⅳ号样点的优势种为齿脊肾形虫、僧帽肾形虫、膨大肾形虫、刚毛胃纤虫、大口薄咽虫、被发袋虫和伪尖毛虫;Ⅴ号样点的优势种为齿脊肾形虫、膨大肾形虫、背沟肾形虫、莫氏肾形虫、刚毛胃纤虫、大口薄咽虫、苔藓膜袋虫和苔藓嗜腐虫;Ⅵ号样点的优势种为齿脊肾形虫、膨大肾形虫、刚毛胃纤虫、巴维利亚斜管虫、苔藓嗜腐虫和苔藓游仆虫。土壤纤毛虫物种数随恢复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土壤纤毛虫丰度在恢复初期出现了骤降,恢复6年的Ⅱ号样点丰度最低,然后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又逐渐升高;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与物种数的变化相一致,即随恢复时间的延长,多样性指数逐渐升高。对各样点的环境因子、物种分布以及群落结构参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随恢复时间的延长,样点间的相似性越小。3.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参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物种数主要受含水量、pH值、有机质和总N含量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物种数与含水量、有机质和总N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pH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丰度主要受有机质、总N和总P含量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丰度与有机质和总N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总P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物种多样性指数也与含水量、有机质和总N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pH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4.土壤纤毛虫物种数的季节动态为:2008年夏季>2007年秋季>2008年春季>2007年冬季;丰度的季节动态为:2008年夏季>2007年冬季>2007年秋季>2008年春季。
其他文献
转基因玉米对靶标害虫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抗性效率评价,是其推广的基础。同时,靶标害虫也有可能对转基因抗虫玉米产生抗性进化,因此转基因抗虫玉米
摘要:教师,是为学生讲授知识、传递道理、解释疑惑的。中学的各科教师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不仅管理学生的教育,还对学生的生活以及心理进行帮助和疏导,是教育者和班级一切工作的组织者。从这点我们就可看出,教师对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新理念素质教育下教师的各方面素质提出了很大的要求。  关键词:中学班级管理;科学管理体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倒伏是水稻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对稻米产量和品质有严重影响。因此,找到引起倒伏的因素,克隆倒伏相关性状的基因对水稻生产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Ds插入的易倒伏突变体为材料,从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初步分析此水稻Ds插入突变体出现倒伏的可能原因,继而为进一步开展水稻倒伏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易倒伏突变体的形态、生理鉴定。随机选取突变体与野生型各100株,测量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