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皇帝亲谒陵及相关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h_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皇帝亲谒帝陵渊源于汉魏以来的上陵礼。唐朝共有三次皇帝亲谒帝陵,且都集中在唐前期,分别是贞观十三年太宗亲谒献陵、永徽六年高宗亲谒昭陵、开元十七年玄宗亲谒五陵。这三次规模浩大、程序繁杂、具有强烈展示效果的皇帝亲谒陵礼仪活动都有树立正统、展示亲孝形象的政治诉求,但这三位皇帝又各自面临着不同的境遇,通过亲谒陵寻求着各自的政治目的。身为武则天儿子的中宗李显、睿宗李旦二人对武氏一族有着复杂态度,这也使得在亲谒陵这一问题上面临着窘境,再加上复杂纷乱的朝局,中、睿宗两朝无心、无力去组织进行规模盛大的亲谒陵活动。安史之乱后的李唐王朝面临着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财政危机、边疆危机及各地不断发生的农民起义等一系列问题,这使得安史之乱后的李唐君主在祖先祭拜、寻求权力合法性的过程中,放弃了对帝陵的亲祭而转向更加便捷、廉价的太庙亲祭等其他祭祀方式来实现礼仪目的。从皇帝亲谒祖先的角度来看,唐代对于陵、庙祖先神灵栖息之所的祭祀,由唐前期的陵庙并重转向唐后期的陵退庙崇。《资治通鉴》中记载唐懿宗咸通四年二月对十六陵祭拜,这自然不会是皇帝亲自祭拜十六座李唐帝王陵。从亲谒陵在唐代前后期的不同命运,可以窥探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迁脉络。
其他文献
目的:桡骨远端骨折桡侧移位会导致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损伤继而使下尺桡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本
转台是小型光电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用于测速的陀螺仪是转台设备的主要器件之一,本课题打算利用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EMS)陀螺仪进行测量,但MEMS陀螺仪的精度相对偏低,这限制了光电设备的整体测量精度。有鉴于此,本课题打算研究MEMS陀螺仪随机误差抑制技术,以提高MEMS陀螺精度,具体论述如下:首先,为了分析和抑制MEMS陀螺噪声,基于现有
学位
本报告是关于畅销小说《恰当的时机》(The Right Time)一书第一到第五章内容的翻译实践报告。该书由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丹尼尔·斯蒂尔撰写,书中以主人公亚历克丝的成长为主
领导力理论以及风险决策模型的研究日趋成熟,但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探讨却少之又少。随着认知科学的不断进步,领导力与风险决策间的相关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以往研究发现,能
催化重整是提高汽油辛烷值和生产多种化工原料的重要途径,其催化剂载体氧化铝的形貌、孔结构、表面性质等显著影响活性金属负载、反应-扩散及积碳行为等。因此,亟需认识和理解氧化铝微结构对性能调控的影响规律,以指导重整催化剂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为此,本文首先通过数值模拟手段阐明了以棒状和球状为最小堆积单元的催化剂孔径、孔隙率和棒状长径比对催化重整性能的影响规律;然后通过水热法、醇铝法、重结晶法探究了合成条件
学位
不像伊恩·麦克尤恩其他大多以男性为主角的小说,在以塞丽娜为女主人公的小说《甜牙》里,女性在其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作家通过对这些角色的描写,重现了女性在二十世纪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类学习过程以积累经验和技能,并可对所学习到的知识框架进行重新组合以提升其预测性能。机器学习方法已被应用于新药研发的各个环节当中,为药物研发提供了很多有力的工具,包括靶标识别和验证、ADMET性质预测、逆合成反应预测、蛋白结构预测等。人工智能药物设计新方法与传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的结合
学位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产品变得越来越智能,传统的产品将会渐渐淡出市场,智能产品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使用方式和操作体验,但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产品却很缺乏。与此同时,人口的老龄化趋势进一步扩大了老年用品市场,作为出行不便的老年人常用的代步工具,轮椅也在不断朝向智能化发展,因此,如何让智能轮椅的设计更适合老年人使用,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
学位
本文采用电沉积法在氨基磺酸(NH2SO3H)和硝酸铅(Pb(NO3)2)镀液中制备PbO_2电极,NH2SO3H能够细化PbO_2晶粒,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及曲拉通(Triton X-100)能够改善PbO_2电结晶环境,从而提高电极的稳定性。将制得的PbO_2(SDS+Triton X-100)电极应用于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ePB)和孔雀石绿(MG)两种有机污染物,研究电极的电催化
学位
随着移动阅读产品的出现,人们的阅读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可随时随地分享阅读,极大地满足了阅读需求。但相关技术不断进步以及该类产品的发展,人们对移动阅读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用户规模增长渐缓使得移动阅读的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如,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愈发凸显、产品同质化严重、内容形态无法满足用户需要等。现实使得我们不得不改变设计策略为移动阅读产品的稳步发展寻找出路。本文以场景理论为基础,结合移动阅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