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格中服务适配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mic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网格计算的飞速发展,目前在面向服务的网格环境中存在三种不兼容的服务标准:标准的Web服务(Standard Web Service,WS)、基于OGSI(Open Grid Service Infrastructure)的网格服务和基于WSRF(Web Service Resource Framework)的服务。这种情况给统一,协调的使用各种服务带来困难,同时使得网格中间件难以开发和推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在基于代理的服务访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服务适配的概念,服务适配的目的是屏蔽网格服务的复杂性,为上层网格系统的开发提供支持. 首先我们设计了服务适配访问接口,定义了统一,协调的服务访问框架; 然后基于三种服务标准,开发了三种服务适配器,并完成了服务数据管理,适配管理,协议管理模块的核心实现,最终以库的形式进行发布。 服务访问是面向服务的网格环境的核心操作,因此必须是高效率的. 我们给出了三种服务适配器的性能比较数据,实验数据显示,通过优化的服务数据访问,服务适配器提高了对OGSI 和WSRF 服务的访问效率。 上海网格核心(ShanghaiGrid Core,SG-Core)是上海网格中间件的核心部分,服务适配简化了SG-Core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实践表明,服务适配可以提高中间件系统的开发效率和可扩展性。 最后本文总结了服务适配思想,并对服务适配的下一步发展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信息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利用生物特征来进行身份识别、身份认证成为适应新时代高信息安全的有力保障。生物特征识别是利用人体所固有的
P2P(Peer-to-Peer)是一种分布式网络,网络的参与者共享他们所拥有的一部分硬件资源,这些共享资源需要由网络提供服务和内容,能被其它对等节点直接访问而无须经过中间实体。智能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数据流量要求的日益膨胀,其中的一个体现就是对在IP报文交换网络上语音传输的要求,于是以软交换和VoIP技术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技术
文件系统是现代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文件系统来说,最为关键的是可靠和高效。然而计算机还是可能因为断电或软硬件的失效而发生崩溃。一旦系统崩溃,传统文件系统就
手绘草图的编辑是草图理解中一项基本的工作,需要解决草图的随意性和歧义性等挑战性问题,是草图理解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笔式交互界面环境下,应该让笔来承担尽可能多的工作
众所周知,以自然现象为启发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设计正成为当今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与传统的研究方法不同,自然启发式方法在承认“存在即合理”的前提
现代企业事务性信息平台日趋完善,企业事务性数据大量采集和积累,超越了企业现有的数据消费能力,企业数据生产相对过剩,数据查询和分析的速度和质量难以满足企业在复杂内外部环境
全光纤加速度地震检波器在地震勘探中能够提供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和非接触的测量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信号处理将直接影响到测量的分辨率、精度和动态范围等因素,它的性
随着便携式计算机的与日俱增,高速无线接入技术的日新月异,无线计算机应用呼之即来。但是无线移动网络的高误码率和移动性等特点,常常使得通信的服务质量无法保证。如何在无
本文主要对非平稳时间序列建模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建模的方法进行比较,通过实验确定采用具有全局最优解和较好泛化推广能力的支持向量回归技术进行建模。 其次,提出一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