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系列丛书之一。此系列丛书的出版机构济南出版社将此丛书的翻译项目委托给了山东大学。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作者的导师为作者提供了参与翻译本书的机会。本书改编自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庄子》,包含48个白话文小故事,阐述了庄子深邃丰富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他对世界、人生及政治的独到见解。译本主要面向母语为英语的孔子学院学生,此项目旨在将中国的典籍作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给读者,拉近读者与中国文化的距离,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因此,项目要求语言简洁明了,表达地道清晰;历史文化信息翻译准确,尤其是哲学思想阐释要通达;尽量保留中国文化特色。鉴于此项目要求以及翻译中遇到的问题,作者选用了目的论作为指导理论。作者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归纳为六个方面,并将其划分到词汇、句子、篇章层面上进行讨论。根据目的论,翻译过程主要由译文目的决定,译文目的即要实现其预定功能。而根据项目要求,该译文的预定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译文要可读性强;译文要体现中国文化特色,既包括独特的文化信息,也包括语言风格。作者在案例分析中提出了直译,音译,加注,增译等翻译技巧以实现译文的预定功能。此外,作者也将读者的文化背景考虑在内,采用了省略、选词等翻译技巧处理文化差异,以避免文化误读或文化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