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脊髓损伤后TSP1与NL1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189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大鼠脊髓损伤后TSP1与NL1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突触再生的影响。方法90只SPF级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n=45)和实验组(n=45),再分别将两组大鼠随机等分为3d、7d、14d、21d和28d 5个亚组,假手术组仅行第九胸椎十一胸椎(T9T11)椎板切除术,实验组在行T9T11椎板切除术后,用Allen打击仪打击T10脊髓。于术后相应时间点依照BBB评分方法评估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并进行比较,对造模失败的予以剔除并及时补缺;Golgi-Cox染色观察损伤中心上端脊髓白质中树突及树突棘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检测TSP1与NL1在大鼠脊髓损伤后3d、7d、14d、21d及28d时的表达,并对荧光染色结果和Western blot结果用ImageJ 1.50i图像分析软件和Graphpad Prism 6软件进行处理,分别测量和分析平均光密度值和相对灰度值。结果1.实验组大鼠各时间点BBB评分结果均低于假手术组(n=6,P<0.001)。2.与假手术组相比,实验组脊髓白质中树突在损伤后随时间而逐渐减少,树突棘密度也逐渐降低(n=6,P<0.001)。3.免疫荧光染色及平均光密度值分析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脊髓损伤后3天TSP1表达既开始升高,后继续升高,至14天时有所降低,21d时又升高,28d时又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NL1免疫荧光染色及平均光密度值分析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损伤3d后NL1表达开始升高,7d后继续升高,至损伤后14d时达到峰值,21d后NL1表达开始降低,至损伤后28天时已降低至接近假手术组。4.Western blot结果及相对灰度值分析结果与免疫荧光染色及平均光密度值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即TSP1于脊髓损伤后3d表达开始升高,7d时继续升高,14d时表达有所下降,但21d时表达又升高,28d时又降低;NL1表达于损伤后3d开始升高,至损伤14d时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结论TSP1和NL1的表达在脊髓损伤后28d内自发性升高,但还不足以诱导突触再生。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驾驶技术不断得到完善,在不久的将来,自动驾驶车辆将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智能驾驶而言,道路检测技术是一个关键技术,这包括道路前方延伸方向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服务也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复合体,由多种设备和部件共同组成,为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
本文研究带有随机项的非局部扩散KPP方程的行波解.主要考虑其最小波速问题.旨在给出其最小波速精确的刻画.许多非局部扩散方程不能在一点处得到线性近似方程,也就无法利用相
目的:对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表型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和分子病因学研究,初步探讨四种基因在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人工耳蜗植入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热点突变。通
随着5G(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的兴起,高速率的可靠传输成为可能,同时安全问题更需要得到保障,原有的保障安全的技术正与5G结合,同时也需要引入新技术进行现有技术空缺的填
光纤通信自诞生以来便以超大的通信容量、超长的传输距离等无与伦比的优势成为了各种通信网络的主要传输方式。当前,“宽带中国”战略的稳步推进,5G商业化时代的来临,FTTX建
随着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检测领域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开发低成本、高灵敏度及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检测用纳米材料成为医疗行业的迫切需求。传统的生物学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低、成
目的:本文旨在对比研究我院胸外科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与直接行手术(同一术式)的IIIA期NSCLC患者的疗效,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其的R0切除率(R0切除是指镜下切缘无癌细胞,完整
背景Meta分析是指收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分析结果并加以整合的统计分析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会碰到没有直接比较的证据或者需要从众多干预措施中选择对患者最佳措施的情况,
命名数据网络(NDN)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其互联网体系结构工程下的资助项目之一。基于NDN的项目研究目的是为了将现今以各主机为中心搭建的网络改进为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