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评估和比较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非PCI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生活质量,了解PCI术对AMI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2.探讨PCI术AMI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本研究为平行对照的临床实验,从2006年1月-2007年3月选择中南大学湘雅一、二、三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及省人民医院愿意参与调查的AMI患者129人,分PCI术组(n=66)与非PCI术组(n=63)两组,分别在入院时(急诊PCI为术前)、出院时和出院后3-6月内,运用一般资料问卷及心肌梗死多维度量表(Myocardial Infarction Dimensional Assessment Scale,MIDAS)进行问卷调查。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的统计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本研究患者分3个时段次发放问卷,调查中PCI组AMI患者共发送问卷207份,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为95.6%;非PCI组AMI患者共发送问卷204份,有效问卷为189份,有效率为92.6%。2.组内比较结果:PCI组AMI患者出院时分别与入院时、出院后3-6月时比较生活质量MID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PCI组AMI患者出院时与入院时比较生活质量MID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6月与出院时比较生活质量MID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结果:入院时PCI组与非PCI组AMI患者生活质量MIDAS评分比较中,在心功能正常与合并心衰的患者中,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AMI患者生活质量MIDAS评分的比较中,在入院时心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入院时合并心衰的患者中二者生活质量MID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6月后两组AMI患者生活质量MIDAS评分的比较中,在就诊时间超过6小时且合并心衰的患者中,PCI组与非PCI组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就诊时间小于或等于6小时,以及就诊时间超过6小时但入院时心功能正常的患者中,PCI组与非PCI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CI组与非PCI组AMI患者出院前后生活质量MIDAS评分变化幅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是否合并心衰、患者的年龄与行PCI术AMI患者入院时生活质量MIDAS评分存在复相关;患者的性别与行PCI术AMI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MIDAS评分存在复相关;出院后的遵医嘱行为与行PCI术AMI患者出院后3-6月生活质量MIDAS评分存在复相关。结论:1.PCI术与非PCI术均可提高出院时AMI患者生活质量,但PCI术提高生活质量的幅度高于非PCI术。2.PCI术可以提高AMI患者出院后3-6月的生活质量,而非PCI术则对出院后3-6月的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善。3.PCI术较非PCI术可以显著提高入院时合并心衰的AMI患者的生活质量。4.影响PCI组AMI患者入院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入院时是否合并心衰及患者的年龄,影响其出院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性别,而影响其出院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出院后的遵医嘱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