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闲季土壤耕作与玉米秸秆覆盖对四川旱地小麦土壤墒情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b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明四川丘陵旱地秋闲期土壤耕作与秸秆覆盖的蓄水保墒效应及对冬小麦产量、水肥利用的影响,试验于2015-2017年在四川仁寿县(丘陵地貌)珠嘉乡踏水村进行。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在免耕、旋耕、翻耕和松耕4种耕作方式下,设置玉米秸秆覆盖和不覆盖,研究耕作方式与秸秆覆盖后对土壤理化性状,地上部、地下部生长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耕作方式和秸秆覆盖显著影响土壤水分含量。湿润年型(2015/2016),就土壤耕作层(0-20cm)而言,小麦分蘖期土壤水分含量以免耕处理最高,拔节期以旋耕处理最高,孕穗期以翻耕处理最高;各时期各耕作方式下20-100cm土层含水量差异不显著;干旱年型(2016/2017),不同耕作方式间土壤含水量差异不显著。两个年度秸秆覆盖下均有利于增加土壤含水量,干旱年型秸秆覆盖的蓄水保墒效应可持续到小麦开花前,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不覆盖处理;湿润年型秸秆覆盖的蓄水保墒效应可持续到拔节期。2.耕作方式和秸秆覆盖显著影响地温变化。湿润年型,下午地温以翻耕最高,依次为翻耕>松耕>旋耕>免耕;干旱年,下午低温以免耕最高,依次为免耕>松耕>旋耕>翻耕。从上午到下午的地温变化率,以旋耕和翻耕的变异系数大,免耕和松耕变异系数小。秸秆覆盖后低温略有下降,但地温变化率变异系数减小,对增温有显著缓冲作用。3.耕作方式和秸秆覆盖影响土壤酶活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氮素营养、磷素影响。耕作方式对土壤酶活影响不稳定不持续,相应土层NH4+-N、速效磷含量差异不显著;但秸秆覆盖下后脲酶和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强,在分蘖、拔节、开花、成熟时酶活性均高于不覆盖处理,相应土层NH4+-N、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不覆盖处理。4.翻耕处理有利于分蘖期根系活力的提高,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秸秆覆盖后根系活力下降,在分蘖期差异显著。旋耕处理后分蘖期根长、总表面积、平均直径、根系总体积和根尖数提高,秸秆覆盖下分蘖期小麦根形态参数显著下降,拔节期与不覆盖差异不显著。5.秸秆覆盖较耕作方式对群体质量的影响更大。免耕有利于丘陵旱地小麦分蘖发生和成穗,但不同耕作方式间分蘖、拔节、开花期群体LAI差异不显著,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整体差异不显著;秸秆覆盖促进了分蘖发生和成穗,分蘖期、拔节期、开花期群体LAI显著提高,且各期干物质积累量也显著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也大。6.两个年度间均以旋耕产量更高,干旱年型较旋耕、翻耕、松耕分别增产14.0%、6.6%和8.0%,增产的原因在于有效穗和穗粒数的提高,在湿润年型与旋耕、翻耕差异不显著,与松耕差异显著。秸秆覆盖后在干旱年型对产量的促进作用显著,覆盖后的产量是不覆盖的2.0倍,主要在于有效穗和穗粒数的显著增加,有效穗和穗粒数分别较不覆盖增加42.4%和21.1%;而湿润年型秸秆覆盖的产量效应不显著。7.旋耕和秸秆覆盖均有利于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干旱年型以秸秆覆盖后的增效作用更大,干旱年型秸秆覆盖后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不覆盖高86.9%,氮肥偏生产力是不覆盖的2.0倍。综上,旋耕可促进分蘖期水分含量的提高,分蘖期根系形态优化,有效穗和穗粒数高而增产;秸秆覆盖的蓄水保墒效应可持续到开花前,且可缓冲低温波动,促进土壤酶活性并提高耕层土壤铵态氮和速效磷含量,覆盖后群体LAI大,干物质积累量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大,最终因有效穗和穗粒数高而增产。研究认为,秋闲季旋耕+秸秆覆盖是四川丘陵旱地小麦高产稳产、资源高效利用的绿色技术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适合临床老年科护士的痴呆护理教育知识体系,为制定针对性痴呆护理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根据检索策略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同时检索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等痴呆专业性网站,获得与痴呆护理教育有关的文献。2.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初步形成知识条目池,结合研究目的自行设计痴呆护理教育知识需求问卷,调查临床老年科护士的痴呆护理教育知识需求,初步形成知识体系框架。3.运用德尔菲法对初步拟定的函询问卷
Src同源区2(SH2)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hp-2)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磷酸酶,在各种脊椎动物的细胞中普遍表达,参与细胞的分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调控及信号转导过程。作为原癌基因P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胚乳是水稻种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胚乳的发育状态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因此对水稻胚乳发育调控机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发现印记基因对于拟南芥种子的发育十分重要,然而迄今为止,关于控制水稻胚乳发育的水稻印记基因的作用还未得到很好的认识,同时研究证明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水稻胚乳发育的调控。因此,本项目拟对一个bZIP转录因子家族中潜在的印记基因OsbZIP76
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PCHE),是通过化学蚀刻的方法在换热板上蚀刻出微通道并利用原子间结合力实现扩散连接的紧凑型板式换热器,在浮式天然气、海上油气加工、太阳能热电、高温反应堆中间冷却器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针对PCHE内流动与换热特性的研究局限于:研究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氦气在PCHE内流动与换热评价指标(范宁因子
本研究旨在对高发热量的电子元件设计有效的散热方案,在传统风冷散热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带有回流结构的微射流热沉。搭建了微射流热沉散热系统实验台,并利用CFD仿真软件进
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肉羊腹泻是肉羊养殖业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对肉羊养殖的影响不容小觑。因其携带的毒力因子和血清型复杂多样,以及由于抗生素的乱用和滥用导致的耐药性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给生产中预防和控制肉羊大肠杆菌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揭示临床健康肉羊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携带情况及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于2017~2018年采集江苏部分地区临床健康肉羊源肛拭子样品共计925份样品,运用PCR方法对其主
译者以龙小语的著作《拒绝力<(?)>》为原文文本,进行了中韩翻译实践工作,在此基础上撰写了翻译实践报告。该书于2017年7月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有8个章节,字数约10万字(中文),目前尚无韩文译本。译者负责前三章的翻译任务,原文字数约3万5千字,译文字数约4万6千字。实践报告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了翻译该书的目的及意义。从古至今,人们习惯于“中庸之道”,因碍于“面子”
地下综合管廊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国正大范围推广使用,由于综合管廊在我国发展较晚,目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现浇混凝土胀模、模架支撑体系失稳等问题。因此研究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的变形特性和施工工艺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本文以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外围百康路三舱对称结构综合管廊、延康路两舱非对称结构综合管廊项目为依托,通过全站仪、Vic-3D现场测试,获得了综合管廊墙壁胀
自我国提出“海洋强国”战略以来,我国的海上活动日益增加。海上活动增加的同时,海上救援任务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传统的救捞方式在费用和适用条件上有较大的限制,且始终不能避免人为救捞行为,给救捞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本文基于上述背景,提出了基于绳驱动并联机构的救捞装置。绳驱动并联机构具有自重轻、载重大、速度快和工作空间大等优良特性,近年来逐步被各国学者所关注。本文将绳驱动并联机构和海上救捞相结合,
新疆荨麻资源丰富,尤其是麻叶荨麻(Urtica Cannabina,UC)和狭叶荨麻(Urtica Angustifolia,UA)。为了探究荨麻对小鼠和羊消化道平滑肌运动机能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UC和UA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