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滨海住区形态的室外微气候适应性改善策略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全球气候变化日趋严峻,引发人们对城市住区气候适应性问题的关注。汕头市是国内唯一拥有内海湾的城市,因独特的海岸环境和建筑布局形态,内海湾沿岸住区的室外微气候较为复杂。本文旨在研究内海湾滨海住区形态与室外微气候的关系,探索改善滨海住区室外微气候的空间响应策略,提高对海风的增湿降温效应的利用,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并为滨海住区设计提供理论指导策略。首先,通过卫星影像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汕头市100个住区的空间形态进行调查,分析内海湾滨海住区的建筑布局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以汕头市金平区金港广场及附近区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实地测量和ENVI-met软件模拟,以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为评价指标对汕头市内海湾滨海区域室外微气候分布现状进行验证和分析,总结内海湾滨海住区室外微气候分布特征。其次,建立具有汕头特色的“内海湾——高层小区——多层小区”理想化模型,利用ENVI-met软件分别模拟高层小区不同建筑布局下室外微气候分布情况,对比分析建筑布局与室外微气候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内海湾具有明显的增湿降温效果,且增湿降温效果的影响范围与滨海住区建筑布局形态有关。1)当前排高层小区采用行列式布局时,将建筑山墙左右交错布置可以较好地改善高层小区和多层小区的室外微气候环境,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多层小区内部的风速;2)当前排高层小区采用周边式布局时,滨海住区整体室外微气候环境较差;3)当前排高层小区采用点群式布局时,滨海住区整体室外微气候环境最好,将建筑交错排列可以避免局部地区风速过大;4)当前排高层小区采用混合式布局时,建议使用横向混合布局以改变小区内通风廊道的宽度,优化整体住区室外微气候。最后,针对高层小区建筑布局和建筑形态提出热环境优化策略,并进行实际案例应用。优化策略包括:降低围合度,减少东西两侧连续底商裙楼;避免前后排建筑完全正对排列;采用点式结构部分或全部代替板式结构;采用底层架空;减少建筑迎风面宽。研究结果表明:对高层小区建筑布局形态进行以上优化措施后,高层小区室外微气候环境的改善效果远优于多层小区,说明改变高层小区布局形态对后排多层小区室外微气候影响有限。因此在进行滨海地区城市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将高层小区布置在沿岸首排。
其他文献
为了解藏药材植物薄叶鸡蛋参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通过使用CodonW、CUSP等软件对薄叶鸡蛋参叶绿体基因组中54条CDS编码序列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有效密码子数ENC范围为37.21~58.10,平均值为48.94,GC3含量为22.31%~38.63%,表明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较弱。在相对同义密码子(RSCU)分析中显示,RSCU>1的密码子有30个,其中以A/U结尾的有29个,以C/
作为机电一体化的重要产物,工业机器人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水平的主要指标。为了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制造效率和产品品质,必须对其进行数字化设计。针对数字化车间的控制需求,结合工业机器人的生产特征,提出基于数字化车间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并将其划分为5个层次的网络,为下一步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将所有与工业机器人生产有关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层和连接,可为工业机器人制造提供数据和网络支持。
<正>张苏榕教授,1962年6月出生,江苏响水人。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年取得苏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19年晋升为教授。张苏榕教授从教近40年,始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于钻研,为人师表,曾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2018年被评为学校“教学标兵”。所主讲的“《史记》女性人物讲读”被评为江苏省一流课程和盐城工学院精品开放课程,主讲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获批
期刊
当前,人类正进入以产业变革为主体的新工业革命时代。为应对产业变革的挑战,主要发达国家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竞争不断升级,竞相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表明,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互联网政策聚焦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重视技术政策、标准建设和安全政策的统一,并采取供给侧和需求侧并重以及多元主体间协作的实施路径。研究主要发达国家工业互联网政策的演变趋势对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
文章针对工业自动化和物联网技术的深入融合发展,首先介绍物联网技术和工业自动化,并阐述当下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以及物联网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方向。其次介绍工业自动化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要点,并且从生产制造、产品信息化、安全生产、节能减排、运营管理五个维度总结物联网技术的运用方法,提出物联网技术在工业自动化全过程中运用的建议。最后分析物联网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前景,实现物联网与工业自动化的全面融合
本文概述了工业物联网的诞生背景以及应用价值,深入分析了工业物联网为大型装备维修赋能的五个层面:基础层、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仿真评估层。对大型装备维修企业全面应用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了建议。
<正>《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适应我国"新师范"发展的时代定位与路径选择,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前提下,将师范生的师德践行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进行高位有机整合。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等五个文件(以下简称《能力标准》)。《能力标准》的出台,旨在进一步加强师范类专业分类建设与特色发展,建立明确的师
期刊
本文主要论述了当今工业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必然趋势--工业互联网建设在有色冶金行业中如何有效地推广和应用,包括工业互联网所涉及的5G技术、物联网技术、边缘计算、智能工厂建设等需要哪些前提条件,并以冶金炉窑为例枚举出有色行业中复杂的生产关系和应用系统建设现状,从网络建设、平台建设、网络安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现场工艺工况下进行工业互联网建设,以及建设和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注意事项和一
在智能驾驶过程中,雨天、雪天、雾天和微光夜视等不良环境容易造成相机传感器成像质量差,目标辨识度低的问题。单一的传感器无法满足伪装、隐身目标的检测要求。偏振成像技术可以细致描述目标的局部纹理信息,缺点是微光环境下几乎无法成像。红外热图像支持全时段工作,但细节特征偏少。工业相机成像过程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但色彩信息更符合裸眼的视觉观测习惯。融合多源图像的全景信息能够更全面地表征目标的特征,提升检测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