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手机使用的不当引发的手机依赖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青少年对手机依赖问题已成为继网络成瘾之后的又一心理学领域研究热点问题。手机依赖成为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者新的挑战,本文选择中职生这一社会关注度不高的青少年群体作为研究被试,考察中职生手机依赖的特点及手机依赖与无聊和抵制效能感的关系,为中职学校预防和干预手机依赖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中学生无聊倾向问卷、抵制效能感问卷及自编人口学内容,对732名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25.0,Mplus7.4对中职生手机依赖、无聊和抵制效能感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中职生手机依赖的总体水平的平均分为M=3.89(>3),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父母外出务工的学生手机依赖总体水平显著高于父母在家的学生(t=-2.001,p=0.030)。中职一年级的手机依赖总分显著高于二、三年级的学生(F=16.477,P=.000)(2)中职生的无聊平均分得分为M=4.89(>4),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中职生无聊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不显著。(3)中职生的抵制效能感得分M=2.91(>2.5),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女生的抵制效能感显著高于男生(d=0.01,1-β=0.50),抵制效能感在家庭居住地上有显著的差异(t=2.224,p=0.027),并且从平均数看,居住在城市的中职生抵制效能感显著低于居住在乡镇的中职生。(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抵制效能感与手机依赖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无聊缺少卷入、刺激寻求、自我调控维度显著正相关(p<0.05);低效性与自我调控显著负相关(p<0.05);逃避性与缺少卷入、耐性显著相关(p<0.05)。(5)回归分析显示,在不考虑中介变量前提下,无聊直接正向预测手机依赖(β=0.073,P<.05);无聊(β=0.36,P<.01)和抵制效能感(β=-0.61,P<.01)能直接预测手机依赖。(6)本研究中的直接效应等于无聊到手机依赖的路径系数0.365(p<0.01),即无聊能够通过抵制效能感对手机依赖产生影响。间接效应在总效应中所占的比例为22.9%,即无聊作用于手机依赖的效应中有22.9%是通过抵制效能感来实现的。本研究的结论为:中职生手机依赖、无聊和抵制效能感及其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无聊和抵制效能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手机依赖,并且抵制效能感在手机依赖和无聊之间起中介作用。学校可通过加强中职生抵制效能感的培养,提高其抵制效能感水平,以及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等措施降低中职生的无聊感来干预手机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