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屋尘螨过敏原检测方法的实验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st356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几十年以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仅影响个人的工作与生活质量,同时也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为了对过敏性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及防治,目前出现了多种过敏原检测方法。其中,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s IgE)检测作为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检测手段,广泛应用于过敏性疾病的诊断。然而,目前市售的血清过敏原s IgE检测系统经常会出现临床表现与实验室诊断不一致的情况。为优化市售的血清尘螨sIgE检测系统,减少假阴性及假阳性结果的出现,我们以屋尘螨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以下研究。方法:1流行病学调查:对2017.01-2017.12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皮肤科患过敏相关疾病并行血清sIgE检测的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2选取总Ig E(tIgE)阳性,尘螨特异性IgE(sIgE)和临床表现不一致的血清进行屋尘螨狭缝免疫印迹实验(slot-blot,SB),对比SB检测结果与血清过敏原sIgE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3对屋尘螨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WB)并分析其成分。4对屋尘螨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实验(HPLC),接取各峰溶液并浓缩后进行SDS-PAGE及WB实验。5用主峰1作为抗原进行SB检测,并对比其与血清过敏原sIgE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结果:1.就诊于我科患过敏相关疾病的患者的主要过敏原为:尘螨、鸡蛋白、牛奶、牛羊肉;2.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病例总数为2070例,男817例,女1253例,年龄29.8±7.8岁,通过对比血清过敏原sIgE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们发现疑有尘螨过敏的患者中有182例临床表现与血清sIgE检测结果不符;3.屋尘螨提取液SB检测法较血清过敏原sIgE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准确率提高了35.2%;4.屋尘螨提取液的SDS-PAGE及WB结果中均可见多条条带,其中48.7kDa、33.3kDa-29.8kDa、17.6kDa处为主要条带,考虑是Der p 10、Der p 1、Der p 3、Der p 9和Der p 2;5.屋尘螨提取液的HPLC色谱图中可见7个主峰,通过分析SDS-PAGE和WB的检测结果可知,较明显的反应条带在210.9kDa、129.2kDa-102.3kDa、33.6kDa、27.8kDa,对应Der p 14,Der p 11、Der p 15,Der p 9,和Der p 3、Der p 6、Der p 7、Der p 8组分;6.主峰1 SB可提高血清过敏原sIgE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的符合率(49.4%);7.可采用HPLC技术及SB检测方法优化屋尘螨过敏原检测方法。结论:1.就诊于我院的过敏反应相关疾病的患者,其主要过敏原是尘螨组合、鸡蛋白、牛奶、牛羊肉。2.屋尘螨提取液的SB检测可提高目前sIgE检测方法的准确率(35.2%)。3.屋尘螨主要过敏原可能为Der p 1、Der p 2、Der p 3、Der p 9和Der p 10。4.主峰1所包含的主要过敏原可能为Derp3、Derp6、Derp7、Derp8,Derp9,Derp11、Derp15和Derp14。5.主峰1 SB可改善目前sIg E检测方法的假阴性结果,但其对临床诊断的指导意义尚需探讨6.可采用HPLC技术及SB检测方法优化屋尘螨过敏原检测方法。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目的下颌骨是颅面骨主要组成骨骼,占颌面下1/3的大部分,对整个面型的影响很重要。因此,对下颌骨与颧突间距的关系分析是研究整个面部各组织结构关系及面部形态影响因素的重要
纵深阅读:肿头龙和同类决斗时常使用“铁头功”,但遇见天敌的时候,它们的铁脑袋可帮不上多大忙,因为用脑袋去撞肉食性恐龙,基本上属于自投多网。所以遇见天敌时,它们只能用植食性恐龙最传统的方式——拼命逃跑來保护自己!肿头龙喜欢群居,它们虽然主要吃素,但有时也会吃点儿昆虫什么的调剂一下胃口。
期刊
目的:  观察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后血钾变化情况与随访2-3年再住院率、主要心脑血管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中介导高水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B的流行情况并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耐阿米卡星的无
目的:(1)探讨女性不同性激素水平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变化。(2)探讨绝经后女性认知功能障碍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BDNF的变化。 方法:(1)自2008年03月至2008年11月在东南大学
本文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抑郁症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目的:  利用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及比率低频振幅和局部一致性算法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脑功能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