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17世纪,就有学者发现男女性在日常话语中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并开始关于语言与性别的研究。1975年Robin Lakoff发表的《女性和女性的地位》一书标志着从性别角度研究女性语言的开端。随后,很多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从语音,词汇等方面探讨性别这一变量对语言使用的影响。Lakoff(1975)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为研究对象,最后总结出女性言语的十个特点。本研究以中国英语二语习得者为研究对象,以Lakoff提出的女性言语特征的十个方面为基础,以性别和语言能力(以CET6为测量依据)为变量,采用假设验证的方式考察中国二语习得者在英语的使用上是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本文主要以场景录音和问卷调查为数据收集方法,运用社会科学软件STATA12.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首先表明,女性二语习得者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Lakoff(1975)总结的一些语言的性别特征。1)与性别相关的咒骂语的使用:女性更多使用较弱化的咒骂语(如:oh, dear and oh, my goodness);2)女性更多使用表赞扬的形容词(如:adorable,lovely,sweet等,女性比男性多);3)女性的话题选择多样化(如:女性会更多的选择时尚、购物,食物,家庭和情感以及闲聊);4)女性在部分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上少于男性(如:you know、you mean、really女性比男性用的少,女性使用you know时,语气不如男性强势,而maybe,女性比男性用的多)。其次,女性的二语习得者的语言水平与使用的语言存在某些相关,语言水平越高者,礼貌用语、讲笑话和精确颜色词的使用频率越高,其中她们更倾向于使用just like这样的词汇。在文章讨论部分,作者基于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从语言能力和性别两方面对女性的语言使用特征做出了详细的解释。本文以中国二语习得者为研究对象,从对比研究男女性用语出发,分析女性用语特征,促进对女性二语习得者的二语使用特征的进一步关注。同时,本研究的结果为揭示性别与语言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实证数据揭示,对于补充和丰富性别语言研究和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