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率是一国经济体系当中的关键变量,是联系国内外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纽带,它的变动直接影响一国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贸易往来,而主要国家的汇率制度还会直接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经济大国,其汇率制度选择一直都是一个关键而敏感的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币银行宣布了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实施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决定,拉开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序幕。这一举措虽在情理之中,但也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引起了巨大震动,国内外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强烈反应也再次表明人民币汇率不仅是影响中国经济的重要因素,也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因素。因此,一年来,人民币汇率改革取得了何种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我们必须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仍然存在哪些不足,我们也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人民币汇率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方向在哪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回答可以更好的验证国际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正确性,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早在改革前国内外学者就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为本次汇率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而汇率改革以后,更多学者通过这次伟大实践又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这些研究都没有能够全面总结一年来汇率改革的经验教训并系统地提出人民币汇率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战略、路径、方法、政策和条件,本文是在综合了这些优秀劳动成果后,结合中国的汇率改革实践,迥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存这方面做出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本文首先从人民币汇率改革前所面临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入手,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原因进行了概括论述,充分肯定了本次汇率改革在时机把握上的恰到好处,说明了本次汇率改革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系统总结了本次人民好处,说明了本次汇率改革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系统总结了本次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整个过程,从中挖掘出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两个特点:机制与水平并举,偏重于机制:形成汇率基准改变;汇率政策稳健推进。由于任何制度都有缺陷,本次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也不例外,作为过渡期政策,其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也是人民币汇率改革深化的目标之一。
在对本次人民币汇率改革进行综述以后,本文系统阐述了在汇率决定理论史上使用最广泛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购买力平价理论。通过对该理论的深入剖析本文利用该理论计算出人民币汇率改革前人民币汇率的严重低估,系统回答了本次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必要性,验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同时,本文从动态的角度,运用购买力平价理论计算出人民币汇率改革一年来人民币正向我们当初所期待的那样,缓解了人民币升值的过高预期。
为检验人民币汇率改革一年来的成效,本文建立了一个评估体系,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要实现货币政策的四个目标,即实现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保持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和谐统一。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和资料,本文对一年来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成效进行了一个系统评估,认为整体来看,本次人民币汇率改革是初见成效的,贸易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促进了经济良好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保持了物价稳定,就业水平未受到较大冲击,但我们也应该清楚看到本次人民币汇率改革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未能解决,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国际收支不平衡进一步加剧,对外依仔度居高不下人民币汇率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设计,统筹安排,针对本次人民币汇率改革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出现的问题,要实现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必须坚持以人民币升值为战略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均衡,充分运用产业结构增长理论以结构增长路径来实现经济增长、就业稳定、抑制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和谐统一。另外,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最终方向是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完全浮动,但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采取合理的政策手段规避人民币升值过程出现的经济风险和投机风险,综合考虑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国际收支和金融系统的完善程度,以及国际经济政治环境,逐步稳妥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