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形维数和小波的图像编码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abc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上通信、数字图书馆、远程医疗等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图像的存储和传输成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而能够减少存储量和加快传输效率的图像压缩技术因此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分形图像编码以其解码快速及分辨率无关等特性正逐步显现出它的优越性。然而,过长的编码时间依然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本文在深入研究当前分形图像编码技术、并分析图像经小波变换后系数分布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分形维数,提出基于分形维数和小波变换的图像编码方法,目的是在保证恢复图像质量的条件下,提高分形图像的编码速度。在第一、二章,对图像压缩编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方法进行了概述,接着阐述了分形编码、小波变换编码的数学原理、发展现状,并重点分析了Jacquin的LIFS编码方案。在第三章,首先详细介绍了分形维数的定义及各种估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小波变换的频率特性,提出一种小波变换下的分形特征图像编码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变换把图像分解成不同分辨率的子频带,并依据各子频带的分形维数组成的特征向量对定义域块进行聚类,每个值域块的搜索匹配只在类内进行,从而提高了分形编码的速度。在分形图像编码中,通常的定义域池包含定义域块的数目非常大,而事实上,在巨大的定义域块池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最终参与了编码;另一方面,由于小波变换后能量集中在低频部分的特性,使得低频子带包含着比相似图像更多的原始信息。因此,在本文的第四章结合经典四叉树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维数的四叉树方法。该方法以小波变换后低频图像代替相似图像进行定义域块的采样,同时利用分形维数剔除了定义域池中大量对编码意义不大的定义域块,形成小而高产的定义域池,从而提高了编码的速度。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本文的方法比经典的分形编码更充分的利用了图像的特性,从而在保证恢复图像质量的条件下,获得了更高的编码速度。
其他文献
丢番图逼近是数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起源于数的有理逼近。近年来丢番图逼近理论发展到流形上,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丢番图逼近的测度理论或含参变量的丢番图逼近。用动
迭代学习控制是一种有效地处理重复性跟踪控制问题或周期性干扰控制问题的控制方法,传统迭代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基于上次迭代时的输入信息和输出误差的PID校正项,获得本次迭代
“高全强”的内容:“高”就是建设高质量的基层组织,高效能的领导班子,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实现党建工作的高标准要求;“全”就是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联动,政治,思
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必须切实搞好党在思想、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组织作风等四个方面的建设,从而使党永葆革命青春,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不断前进。一、实
教师在进行概率统计学的授课期间,可以采用蒙特卡罗法,并融合一定的多媒体教学元素以及与概率统计学的相关实验,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会带来非常大的帮助。下面我们就来具
本文构造出了一个新的有限维单模李超代数(W)(n,m),研究了它的单性并确定了它的导子超代数,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先介绍模李超代数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在单模李超代数方面
本文是针对当前缓冲区分析的研究现状,在吸取三维计算机图形学、计算几何、地理信息系统、OpenGL等的先进理论和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对空间目标的缓冲区构建算法进行了研究和探
伴随着新课改步伐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都将教育改革的目光投向了高中物理,希望能够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影响力。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催生了“互联网+”运用,电子商务作为我国重要的社会经济形式和现代流通方式,深入地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
哈密尔顿问题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由WilliamRowanHamilton提出.在1971年,Bondy在[11]中提出除了一部分特殊的图类外,如果一个图是哈密尔顿的蕴涵了这个图也是泛圈图.随后人们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