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m.12955A>G突变导致发育迟缓和运动不耐受症的机制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J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线粒体病是一类在婴幼儿中多发和早发遗传性疾病,分为核基因遗传和线粒体基因遗传,发病原因主要由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系统缺陷导致。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线粒体m.12955A>G突变在导致氧化磷酸化系统缺陷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方法:  1.分析线粒体罕见病的41个家系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利用mitomap,Google,mtSNP等数据库,排除已知突变和mtDNA多态性位点后,获得了一例未被报道的候选突变(m.12955A>G)家系,该突变位于线粒体亚基ND5上,在161例人组织测序结果中也未发现该突变。  2.患者为一女性,临床症状为发育不良以及运动不耐受,利用qPCR分别对患者家系的成员进行突变检测,确定突变在该家系成员中的异质性。  3.获取患者外周血,提取血小板,同143Bρ0融合,挑取细胞克隆,构建核背景相同,异质性不同的细胞株,从细胞水平实验验证该突变是否为致病性突变。  结果:  1.临床酶活性检测发现,患者的复合体Ⅰ(NADH脱氢酶)和复合体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酶活性均偏低,其他复合体活性处于正常水平。  2.检测发现患者和母亲均携带该突变。患者血液中异质性为50.1%,尿液中为63.2%,母亲血液中则为32%。对构建的细胞株验证后得到了三株细胞克隆#17,#9,#18,异质性分别为21.76%,65.21%,98.14%。  3.三个细胞复合体含量水平的检测发现,#18细胞完整的CⅠ以及CⅣ均比#17和#9细胞少,#9细胞相较于#17细胞并没有减少;胶内酶活性也发现#18细胞的CⅠ和CⅣ活性也偏低。  4.线粒体氧耗分析,三个细胞间基础氧耗没有明显的差异,相对于#17细胞趋势是降低的,9和#18细胞偶联性耗氧均比#17细胞低,同时它们的呼吸效率也相对较低。  5.ATP,ROS,乳酸检测发现,#18细胞总的ATP生成量明显比#9和#17细胞少,而且#18细胞CⅠ依赖的ATP生成量比#17和#9细胞也要少很多。毒性物质乳酸以及总的ROS的生成量却明显高出很多。在同143BWT细胞的比较中,也发现了相同的结果。线粒体酶活性检测也发现#9细胞的CⅠ活性比#17细胞明显偏低。  结论:  临床上发现了一例患有发育落后以及运动不耐受的患者,基因检测发现该患者携带m.12955A>G异质性突变,构建一些列该突变的异质性细胞株后,通过对这些细胞株的功能实验发现,高异质性的突变会导致线粒体各项功能紊乱,完整的复合体Ⅰ和复合体Ⅳ减少,致使氧化磷酸化系统缺陷,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该突变为一致病性突变,有望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HIV基因组的高度易变,是阻碍疫苗研究的主要瓶颈,活化针对HIV保守表位的免疫反应能有效遏制病毒复制。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提出了以活化保守表位免疫反应为导向的序贯免疫策略
学位
会议
会议
近年来研究发现丁醇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新型生物燃料,性能优于燃料乙醇,可与汽油任意比混合,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丁醇可由发酵法生产,但由于高浓度丁醇对生产菌自身产生毒害作用,导致生物法生产丁醇产量和生产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从原料到丁醇的转化率、丁醇的产量以及生产强度。可采用的技术包括微生物耐溶剂分子机制的改造,提高菌株对高浓度丁醇的耐受性;或者构建丁醇发酵和产物提取工艺的耦合
学位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