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 21 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世界各国和地区对于资本、技术、人才等重要生产要素的竞争日趋激烈,要素流动也体现出一定的集聚效应。营商环境是影响资源自由流通的重要因素,也是政府日益关注和着重改善的领域之一。虽然目前中国的营商环境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距离世界领先国家仍有差距,并且存在国内区域间分化较大、发展不均衡的情况。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在企业层面针对中国各区域营商环境的研究相对缺乏,且具有样本规模较小、结构单一等潜在问题,因此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了计量模型实证研究法,研究区域营商环境指标对当地企业绩效的影响。首先,本文将数据聚焦到企业微观层面,相较于以地区经济总量作为分析主体更能挖掘营商环境指标的重要性和显著性。其次,本文首次使用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企业层面数据与世界银行集团公布的中国营商环境项目调查的匹配数据集进行分析,扩大了企业样本规模和类别。再者,本文在中国营商环境调查指标相对匮乏的情况下,综合构建了面板数据集进行补充分析。
本文考虑的主要营商环境子指标包括政府效率、商业成本、融资渠道、教育等类别,在经验分析层面证实了良好的城市营商环境对当地企业的收入绩效和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也验证了地方腐败水平等额外指标对企业绩效的显著负面影响。此外,本文还比较了不同产权、不同行业的企业对于同一营商环境指标的敏感性差异。本文采用工业总产值、滞后收入指标等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区域营商环境的优化能促进当地企业的绩效发展提供论证,并为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了计量模型实证研究法,研究区域营商环境指标对当地企业绩效的影响。首先,本文将数据聚焦到企业微观层面,相较于以地区经济总量作为分析主体更能挖掘营商环境指标的重要性和显著性。其次,本文首次使用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企业层面数据与世界银行集团公布的中国营商环境项目调查的匹配数据集进行分析,扩大了企业样本规模和类别。再者,本文在中国营商环境调查指标相对匮乏的情况下,综合构建了面板数据集进行补充分析。
本文考虑的主要营商环境子指标包括政府效率、商业成本、融资渠道、教育等类别,在经验分析层面证实了良好的城市营商环境对当地企业的收入绩效和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也验证了地方腐败水平等额外指标对企业绩效的显著负面影响。此外,本文还比较了不同产权、不同行业的企业对于同一营商环境指标的敏感性差异。本文采用工业总产值、滞后收入指标等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区域营商环境的优化能促进当地企业的绩效发展提供论证,并为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