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微型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

来源 :华东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as6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最为关心的社会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扶贫开发工作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为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而不懈努力。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微型金融作为传统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主要是以中低收入人群为目标客户,通过向他们提供储蓄、贷款、汇款、货币支付及微型保险等服务,帮助他们提高收入、平滑消费以及抵抗风险,从而改善其生活水平。江西省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较多,政府可以鼓励、支持和引导微型金融机构的健康稳定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减缓贫困方面的积极作用,为脱贫工作开辟一条有效途径。
  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微型金融减贫效应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以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其次,厘清了微型金融与贫困的相关概念、特点和测量标准,以及分析了微型金融减缓贫困的内在机理,包括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作用机制。然后,介绍了江西省微型金融发展现状和农村贫困现状,总结了江西省农村贫困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了微型金融发展的减贫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了适当的指标,收集整理了江西省 1986—2017 年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对江西省微型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长短期关系。
  实证结果表明,江西省微型金融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率、农村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减少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江西省微型金融发展规模与农村恩格尔系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这说明微型金融发展规模扩大有利于减缓农村贫困。然而,微型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村恩格尔系数存在微弱的正向关系,说明微型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并不能促进农村贫困减少,反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此外,江西省农村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农村贫困减少,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农村贫困减少。但从短期来看,江西省微型金融发展规模、发展效率和农村经济增长对贫困减少的影响均不显著,反而收入分配对贫困水平具有负向作用,即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能够带来贫困水平的减少。最后,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为江西省充分发挥微型金融的减贫效应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坚持党要管的、从严治党,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近年来,中国干部队伍年轻化趋势逐渐凸显,特别是高尖端专业岗位和乡镇基层领导岗位尤为明显,随之而来的是腐败年轻化问题频发,给各项事业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必须打造一支风清气正的高素质年
学位
期刊
学位
学位
【目的】准确把握我国长三角地区的有效低温累积情况,实现栽培区域的精细化划分,对我国次适宜栽培区甜樱桃的引种栽培和低需冷量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1999—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12个气象监测站的气温数据为基本资料,通过0~7.2℃模型、Utah模型和Dynamic模型对该地区的有效低温累积量进行评估;同时根据有效低温累积量,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相似栽培区的划分。【结果】长三角地区有效低
目的:评价叙事护理在实施保护性医疗的老年癌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4月湖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12例癌症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两组病人均在家属要求下实施保护性医疗。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活动的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
学位
石油是现代工业行业的血液,在石油开采中,钻井液的性能对于油田开采有着直接的影响。油基钻井液润滑性能好、抗高温、抗盐,因此,油基钻井液已经成为了现代油田开采中的关键技术。本文对国内有机钻井液相关研究和实验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旨在促进有机钻井液研发水平的提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特区在吸引外资、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傲人成绩。经济特区的发展是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勇敢尝试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当前国际形势严峻,贸易摩擦加剧,国内的经济发展任务十分紧迫,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而创新则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
学位
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耦合协调度发展是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实现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人们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未能得到有效保障,使得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国计民生问题,非均等化矛盾日益突出,这些不仅会妨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还可能会破坏社会的公平正义。在这种情况下,“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