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化改性木材的过程和性能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sq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选用内蒙古大青山区的山杨(Populus davidiana)为实验材料,采用四种酯化方式对木材进行改性处理。经衰减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四种酯化方式均在木材内部生成酯基;核磁共振(NMR)分析改性杨木中水分分布及迁移为线性行为;彩绒革盖菌的抗腐蚀性试验证明四种酯化木材失重率均有所下降。本文主要研究归纳如下:1.酯化改性杨木红外光谱图在位于1740 cm-1与1242 cm-1两处附近均呈现了酯基特征峰,分别表征C=O与C-O-C的存在,证实了酯化反应的成功。2.四种酯化改性杨木与蒸馏水在横向、轴向、弦向3个表面的接触角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改性杨木的抗水性得到显著增强。3.在相对湿度为98%环境中吸湿一周后,改性后杨木的平衡含水率显著降低。四种改性材种,两步法平衡含水率最低,低达8.58%,而未处理材的平衡含水率则为17.96%。4.四种酯化杨木的抗胀缩率、吸水膨胀率、吸水增重率均得到理想的变化效果,吸湿、吸水尺寸稳定性得到很好的提高。5.绝干后马来酸酐改性杨木中水分的弛豫时间比改性前提前了2.5ms,水分与木材细胞结合更为紧密;酯化改性杨木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T2值随着含水率的下降同时减小,且自由水T2值降低较快,斜率约为结合水的5倍;浸水24h后酯化杨木比未处理杨木中水分多一种分布形式,即横向弛豫时间为0.8ms的状态。6.空白试件腐蚀后失重率高达43.79%,而改性后杨木失重率则明显下降,月桂酸、硬脂酸、马来酸酐、两步法四种改性材分别为38.72%,36.29%,32.82%,28.97%。
其他文献
随着包装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国际贸易中提出的检验检疫等特殊要求,木质包装材料的应用日益受到限制;而我国既是一个森林资源缺乏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采用原本废
本研究采用MHT-CR量表评定了1120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运用因素分析法探讨了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有19.46%的初中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初中生的
在认知学视角下,翻译是基于自身认知与体验、对原文进行再现的活动。作为鲁迅先生现实主义代表作,《故乡》是一部反映中国社会现实与人性的力作,研究其英译本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
采用高阶矩量法(method of moment,MoM)结合高频射线法对复杂城市环境中电磁分布进行仿真计算.利用高精度的高阶MoM对辐射源进行精细仿真,利用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的射线模型
本文围绕生猪的宰前接收、屠宰加工、白条预冷、分割加工、运输销售五个步骤进行研究,利用6δ的方法对冷鲜肉系水力进行研究。通过CE矩阵、柏拉图、失效模式分析(FMEA)等工具
香椿产业开发前景广阔,然而其不易贮藏的特性阻碍了香椿的产业化进程。主要介绍了香椿的各种保鲜加工方法,为以后更加深入进行香椿保鲜和加工研究提供依据。
随着工业飞速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愈演愈烈,缺乏判断意识的成年人受侵害的现象也随之发生,故而需要完善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以保护其合法利益。我国目前的成年监护制度存在
将稀土复合磷酸盐无机抗菌材料添加到陶瓷釉料中,制备具有防污功能的抗菌陶瓷制品。研究功能陶瓷对水的表面张力、接触角、溶解氧、乳液稳定性、植物种子发芽等的影响,测试了
文化相对论思想的产生,回应了进化论思想下形成的“欧洲中心主义”观点.该思想经由博厄斯(Franz Boas)学生赫斯科维茨(M.J.Herskovits)的努力而上升为一种哲学观,20世纪50、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