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言服务业的发展,编译的内涵也发生着变化。编译曾被广泛认为是翻译能力的一种,但是在语言服务业的背景下,编译已经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和意义。编译能力不再是传统的翻译能力的一部分,而是合格编译者所必需的潜在知识和技能系统。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本研究试图重新解读作为语言服务形式的编译内涵,基于胜任力模型探索专业的编译者所需的能力构成要素,并尝试提出编译能力发展培养的方案和建议。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包括:1编译作为语言服务的一种形式,其主要特征和内涵是什么?2在语言服务业中职业编译员需要掌握的主要胜任力构成要素有哪些?3在编译的主要特征和内涵基础上,怎样在以职业为导向的翻译教育中发展编译能力?为回答研究问题1,作者收集了编译、语言服务业、译后编辑和技术写作方面的相关论文、著作和研究成果,通过对比探讨编译在定义,工作对象,工作流程、应用领域及编译能力方面的特点和构成要素。为回答研究问题2,作者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借鉴胜任力模型,通过市场调研解析编译的能力构成。该研究在招聘网站上收集了26份符合本研究中“编译”定义及内涵的招聘信息,通过归纳分类,统计出各能力要素的频次,提取出频次最高,即需求最多的能力要素,以为后续的能力发展提供参考。最后,作者将会调研国内外高校的编译及编译相关课程的开设情况,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课程开设情况及开设内容,选取蒙特雷国际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及北京大学的编译课程作为代表案例加以借鉴和学习,以期在职业导向的翻译教育中提出编译能力发展的建议。通过对编译在语言服务业背景下的重新定义,作者能进一步研究合格的编译者所需要的能力构成。通过对编译主要能力构成的梳理,有助于为企业招聘合格的编译人才提供可资参考的规范,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编译训练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集中训练某种能力或更有针对性的训练编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