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糊精诱导芴及氨基芴的非除氧室温磷光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ou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室温磷光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室温磷光的光物理基础、发展简史及应用。之后就非除氧室温磷光体系中常见的有序介质作了系统的介绍,重点对以环糊精为有序介质的非除氧室温磷光法及其优点作了详细阐述。结尾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二章:在不除氧的条件下,以1,2-二溴乙烷(1,2-DBE)为第三组分,γ-环糊精(γ-CD)诱导芴能产生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芴、γ-CD与1,2-DBE形成了包合比为1:1:1的三元包合物。且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芴分别在1.8×10-7mol/L-2.5×10-6mol/L与2.5×10-6mol/L-2.75×10-5mol/L范围内,与其磷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53×10-9mol/L。另外该法用于合成海水样品中芴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6~2.87%(n=5),回收率为96.7%-98.3%。第三章:非除氧的Y-环糊精(γ-CD)水溶液中,加入1,4-二溴丁烷(1,4-DBB),1-氨基芴可被诱导产生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发射。通过考查对第三组分的选择、pH值、以及形成包合物各组分的浓度变化等对体系室温磷光强度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及灵敏度高的测定1-氨基芴的环糊精诱导非除氧室温磷光分析法。第四章:以1,4-二溴丁烷(1,4-DBB)为第三组分,γ-环糊精可诱导2-氨基芴产生较强的非除氧室温磷光。为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详细考查了pH值及形成包合物的组分的浓度对体系室温磷光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2-氨基芴分别在1.0×10-6mol/L-6.0×10-6mol/L与6.0×10-6mol/L-2.6×10-5mol/L范围内,与其相应的磷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7×10-9mol/L第五章:主要研究了在1,4-二溴丁烷(1,4-DBB)存在下,Y-环糊精水溶液中芴及其衍生物氨基芴的非除氧室温磷光行为。结果表明γ-CD可以和芴(氨基芴)及卤代烃小分子1,4-DBB形成稳定的三元包合物,从而减小了氧气对磷光的猝灭效应,使体系的磷光强度增强。为探讨取代基种类及位次对发光行为的影响,结合第2-4章的研究结果并应用量子化学半经验计算方法,研究了γ-CD包合芴系衍生物的包合方式。为探究三个体系的三元包合物包合模式,实验采用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手段来推断其包合模式。
其他文献
训练理念在体育训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坚定不移的训练思想,更是运动员贯穿于整个运动生涯的训练思想。训练理念包含了教练员进行训练
自我国2007年出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后一直大力推进新能源,新经济结构和节能减排等“绿色经济的建设.通过深入研究“绿色经济”的理论知识及相关政策,结合浙江省在
医学图像分割是图像分析和数字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备受研究者的关注。肝脏分割是医学图像处理的一个分支,是三维重建及图像分析的重要前提。肝脏分割的结果直接影响
壮傣群体越人分化为傣、壮两群体是在南越国时期。此后,西迁的壮傣群体越人与东留的壮傣群体越人隔山隔水,很少来往,于是壮傣群体越人形成了壮、布依群体越人和泰掸群体越人
“十二五”时期社会转型,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条件。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教师工作也有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当前教师职业发展必定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自我完善,以推进自己的专
浙江省与陕西省分属我国东西部地区,对两个地区农村能源的利用与转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做问卷调查,分析浙江省与陕西省农村生活能源20世纪80、90年代及2000年以来的利用状况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机构,在履行自身职能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消费活动,即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是有其成本的。然而,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张,加上当前法律、制度等存
归化翻译在翻译领域有它存在的理由,在文化传真中它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归化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有着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体现,如,词法层次、句法层次、篇章层次、文体层次、修辞
本文旨在研究Krashen的理论原则指导下在高中英语词汇语法教学中运用英语歌曲辅助教学的教学模式,探索英语语法和词汇教学的新思路,改善学生词汇语法学习方法,优化英语教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