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型发酵姜酱加工工艺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姜科、姜属植物块状根茎,种植起源于东南亚,在我国山东、陕西、广西、湖北等地大规模种植,是一种传统的调味蔬菜植物。生姜中含有姜精油、姜烯类、姜黄酮类、生姜多糖类及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为满足市场对生姜类精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逐渐出现多种产品,如姜茶、姜脯、姜汁饮料等。然而,生姜用作即食型调味酱时,常因其强烈的刺激性辣味,降低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度。本文采用发酵方式生产姜酱,探究不同菌种及发酵条件对pH、氨基酸态氮、姜辣素、总糖、还原糖和总酸的影响,旨在消减生姜中辛辣成分,平衡姜酱中的风味,并通过调整食用盐、糖、椒麻油及羧甲基纤维素钠配方,提高姜酱感官品质和可接受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pH、氨基酸态氮、姜辣素、总糖、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及感官评价结果为指标,优化得到姜酱发酵工艺为:采用乳酸-酵母两步发酵方式,接种0.1%乳酸菌后先于30℃发酵2 d,然后在第3 d时再接种0.1%酿酒酵母于37℃发酵3 d,经过发酵后的姜酱pH降低至4.91,总酸升高为33.32 mg/g,姜辣素降低为0.07 mg/g,氨基酸态氮升高为0.69μg/g,发酵后辛辣味降低,感官评分在颜色、风味、滋味的感官方面均显著提升。(2)通过GC-MS对姜酱发酵前后的风味物质种类及含量进行分析。生姜中共鉴定出20种主要风味物质,发酵后姜酱中共检测出35种主要风味物质。发酵前β-杜松烯、γ-芹子烯、α-金合欢烯等主要香味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29.01%、27.14%、16.06%,发酵后分别降低了62.26%、99.15%、96.90%;另外,新生成了β-红没药烯、β-倍半水芹烯、α-姜黄烯等10种具有木制香味、花香、果香等特征的香气成分,平衡了发酵姜酱的风味组成。(3)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了辅料的添加量及比例,即添加原料重量3%的盐、7%糖、5%麻椒油的产品感官质量较好;为增加姜酱产品自身的稳定性,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了卡拉胶、变性淀粉、瓜尔豆胶、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对姜酱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3%羧甲基纤维素钠时姜酱黏性增加至929.64 gf·s,离心沉降率为49.28%,产品黏性感官品质较好。此外,确定了发酵型姜酱超高压灭菌的参数,结果表明经过500 MPa保压5 min处理后,菌落总数为1.48 Log CFU/g,且未检出大肠杆菌,满足商业无菌的要求。
其他文献
数据外包存储面临的恶意篡改和删除等问题,如何在云环境下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是当下研究的重点。数据持有性证明(provable data possession,PDP)被视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现有的PDP方案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目前主流的PDP方案要求有一个可信第三方审计实体(third-party auditor,TPA)来代替用户执行验证操作,但是TPA作为一个中心化的
期刊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淫羊藿提取物对老龄种公鸡精液品质、生殖内分泌激素及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72只体重[(2.94±0.01) kg]相近、健康的65周龄大午金凤父母代种公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单笼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10%和0.15%的淫羊藿提取物。饲养试验持续7周。试验第4周(69周龄)和第7周(72周龄)收集精
期刊
随着蛋种鸡产蛋高峰结束进入产蛋后期,种蛋受精率明显且持续降低。母鸡输卵管对精子筛选、贮存和释放能力、公鸡精子活力、本交条件下公鸡行为、身体状况等因素均会影响受精率。本文简要介绍了卵子受精过程、母鸡和公鸡周龄对受精效率的影响及建议、采取措施等,以期为现场生产中产蛋后期受精率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期刊
硒作为动物营养中不可或缺的补充剂,在动物体内及生产中起着重要的调节平衡作用。近年来,硒参与调节生物体的生长性能、繁殖性能以及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备受关注。本文就硒的存在形式、生物学功能以及硒在蛋种鸡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微量元素硒在蛋种鸡养殖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优良的精液质量是发挥公鸡遗传效应的重要保证,无论是人工授精还是自然繁育,种公鸡的精液品质是影响公鸡繁殖力极为重要的因素。种公鸡日粮中的不同营养成分及其含量可影响公鸡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活力、精子抗氧化能力与精子质膜功能。该文基于国内外最近研究,以功能性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植物提取物等对种公鸡精液品质的影响及具体可行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种鸡的高效繁育提供技术参考。
期刊
报纸
选择性必修专题教学中涉及许多世界史内容,中学教师由于对其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的困难较大,尤其是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这段历史,教材按照小专题的方式编排,打乱了时序性。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梳理清西欧历史发展的时序,同时重视概念的界定和分析。教学构思中应基于历史意识的培养、历史逻辑的梳理,学生思维的发展去进行目标的设计、主题的确定和内容的重构。
期刊
体育特级教师是中小学体育教师中的佼佼者,本身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研究基于对长三角地区22位中学体育特级教师进行深度访谈的资料,运用扎根理论,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构建中学体育特级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模型,并结合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新时代卓越体育教师培养和高质量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及实践参考。研究表明:①影响因素模型包括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4个主范畴,
期刊
产业与教育的融合使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出现变化,中职学校可借助与企业的合作机会,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以此助推中职教育影响力持续性提升。文章将进一步解析产教融合概念,分析产教融合现状和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从学校与企业加强教材编写、培育双师型教学团队、增加实践实训类课程、促进校与企强化合作四方面入手,借助产教融合政策为中职会计教学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当前,义和团武术活动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形成了较为广阔的知识图景,但尚有偏差存在。鉴于此,本文从“历史观”的视角出发,结合义和团相关史料,对义和团武术活动产生的内在动因、主体力量、组织结构和主要内容等重要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生计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是义和团武术活动产生的几个重要原因;贫苦农民群体是义和团武术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士绅“精英”是义和团武术活动的领导者,部分晚清政府官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