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脱硫实验研究

来源 :鞍山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cy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确定合理的LF炉脱硫渣系,在10kg真空感应炉上进行了实验室试验,考察了CaO-CaF2和CaO-CaF2-Al2O3两类、七种脱硫剂的脱硫情况。分析了各种成分脱硫剂的脱硫能力和影响脱硫效果的主要因素,得到四种推荐的脱硫剂。为了确定最终方案,对这四种推荐脱硫剂的脱硫率进行比较分析,试验推荐CaO65%-CaF230%渣系作为脱硫剂进行现场LF炉脱硫试验。 在北方某钢厂进行了LF炉内脱硫的工厂试验,试验钢种为Q235和极低硫钢,系统分析了影响精炼过程中Ls的变化和渣-钢间硫分配比Ls的因素。试验表明:随着钢液中[%C]和[%Al]含量增加,渣钢间的硫分配比Ls也相应增加;随着精炼时间的延长,渣-钢间硫的分配比也随之增大;随着炉渣碱度的增大、渣中CaO/Al2O3值的减少,渣中硫容量Cs的增大,渣-钢间硫分配比Ls呈增大趋势;在Q235钢种精炼过程中,钢-渣间硫分配未达到平衡态时,钢中硫就能达到所要求的水平;对于极低硫钢脱硫,从精炼开始到精炼结束,钢-渣间硫分配比越来越大,精炼结束时甚至远大于用KTH模型计算所得的平衡时的Ls值,熔渣中硫有向钢液中扩散的趋势。 对于低碳铝镇静钢,钢中[Al]s在0.02~0.05%,因此,控制LF炉钢水中夹杂物的组成和形态是保证连铸过程实现多炉连浇的关键。本文通过热力学模型计算了低碳铝镇静钢在炼钢温度下钙处理生成低熔点的铝酸钙夹杂的条件;利用KTH模型计算了钢液、夹杂成分与CaS夹杂析出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1823K下,钢中[%Al]=0.02~0.04,[Ca]=8~15×10-6,[%S]=0.011~0.017时;可避免生成固态铝酸钙、又无CaS夹杂,可防止水口堵塞。而无必要把钢中硫降到0.007%以下,即解放了LF炉生产力,又能满足连浇10炉以上。理论预测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一致。
其他文献
我国铝土矿资源的特点是含硅高。铝硅分离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最重要任务。通过化学的方法进行铝酸钠溶液的铝硅分离研究,提高铝酸钠溶液的硅量指数,降低氧化铝的损失,提高氧化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能量的特点,当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与介质相互作用而产生机械效应、热效应和空化效应等一系列物理化学效应,在超声提取、
目前已知的膜蛋白分属于两种结构类型:α螺旋束和β折叠桶.由于具有明显的结构特性,α螺旋跨膜蛋白的识别和拓扑预测相对容易,预测也较准确.而β桶跨膜蛋白的识别和拓扑预测
作为炉外精炼重要技术手段的钢包底吹氩技术,以其均匀钢水温度和成分效果明显,夹杂物去除率高,合金收得率高,精炼成本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混匀时间是用来反映精炼设备效
纳米材料具有着多种优异的性能和功能。科学家们将其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目前,纳米材料在制备、表征和应用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展。纳米级层状结构的MoS2和WS2由于其独
Cr12Mo1V1冷作模具钢,在模具行业中应用广泛,其消耗量在冷作模具钢中居于首位。Cr12Mo1V1属于莱氏体型高合金钢,由于高的含碳量和含铬量,形成大量的碳化物和高合金度的马氏体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任务中,生态文明建设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可实现观念意识、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三方面的有机统一,其属于人类文明史上一次重大且全面的
铁素体不锈钢基本上是Fe-Cr或Fe-Cr-Mo合金,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在使用状态下以铁素体组织为主,广泛用于汽车制造业、家电行业、化工设备等领域。然而,这类钢柱状晶比较发
该文研究和测定了工业铝生产中与电解质相关的几项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包括铝电解质分子比的测定研究,氧化铝溶解性能的研究及测定,氧化铝浓度的测定及工业铝电解槽氧化铝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