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土资源是国家重要资源,是经济发展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但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土资源大量消耗,土地违法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土地利用和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为了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工作,完善土地执法监察体系,我国自2004年开始推行国土督察制度,与之相对应的,按乡(镇)或区域设置国土资源管理所作为基层国土督察机构。本文介绍了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建立的发展的过程,通过对背景的分析,指出国土督察制度在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社会健康稳定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而基层土地督察机构作为国家土地资源保护战役的前沿站哨,更是承担了实时监控迅速反应的重要职责,他是我国国土资源督察制度中不可缺少并且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在基层土地督察机构运行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这些管理上的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基层土地督察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本文着重对基层国土督察机构在发展过程中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切实有效的管理改革方案,这将对加强土地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具有很高研究价值。本文从组织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理论出发,解释解耦现象及这一现象出现的理论成因。通过对金州新区土地违法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基层国土督察机构运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试呈现这些问题在基层国土督察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造成其逐步脱离上级土地主管部门控制,发生组织间关系解耦,并与被监督者形成新的耦合关系的过程。通过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成因,如一方面上级部门法律法规支持薄弱、人员资金供给不足、信息技术支持不够、制度压力不合理等,造成基层国土督察机构生存困难,另一方面被监督者主动向基层国土督察机构提供的各项资源,形成新的依赖关系,并分析这种现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造成的不良后果,从理论层面上解释解耦现象出现的原因和管理改进方法,结合实际工作,提出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使基层土地督察机构得到健康良好的运行,切实发挥其在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当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土地利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