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全球卫生资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ydal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中国及世界卫生资源的发展概况,从卫生总费用、医护人员及医疗机构床位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卫生资源占世界卫生资源比重及其历史变化趋势;同时构建卫生资源综合指数,并采用秩和比法对结果进行可靠性验证,综合评价中国卫生资源在世界的水平及地位,以从全球视角综合分析评价中国卫生资源状况及相对水平,分析中国在卫生资源投入方面的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出中国卫生资源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梳理了中国与世界卫生资源发展状况及其研究进展;采用比较分析法、趋势外推法等对1995-2011年间中国卫生总费用、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床位、人口数量、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比例等指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将中国卫生资源占全球卫生资源比重与中国经济、人口在全球的份额及典型国家卫生资源全球占有比重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构建卫生资源指数及运用秩和比法对中国卫生资源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利用的统计分析工具有Excel、SPSS17.0及SAS统计分析软件。结果与分析:中国卫生总费用全球占有份额逐年提升。按现价美元计算,中国卫生总费用占全球卫生总费用比重由1995年的0.98%增至2010年的4.50%,年均增长10.70%;按购买力评价计算,中国卫生总费用占全球比重则由1995年的2.26%增至2010年的6.35%,年均增长率为7.13%。2010年中国GDP、人口世界占有比重分别为9.39%(13.24%,PPP)、19.45%,中国卫生总费用在全球的份额远低于经济及人口在全球的份额,同时与金砖国家中的俄罗斯、巴西及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医护人员全球占有份额日趋增加。2006-2010年,中国医护人员占世界医护人员比重增加了2.0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4.03%。其全球占有份额高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的份额而低于人口在全球的份额。剔除人口影响,中国医护人员全球占有份额在俄罗斯、印度、巴西、英国、美国、日本及德国等八国中排名倒数第二;而剔除经济影响,中国则在八国中排倒数第四位。中国医疗机构床位全球占有份额不断增加。2007年中国医疗机构床位占世界医疗机构床位比重为21.00%,2011年这一比重已高达25.85%。2011年中国GDP、人口全球占有份额分别为10.45%(13.96%,PPP),19.32%,均低于医疗机构床位在全球的份额。联系到人口数据,中国排在上述八个国家中的第四位,远高于金砖国家,甚至高于发达国家中的美国和英国,而联系到经济数据中国则跃居第一。中国卫生资源总体状况较差,卫生投入仍明显偏低。参照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构建方法构建卫生资源综合指数,结果显示,2009年中国卫生资源综合指数为0.24,排在224个国家中的第125位;应用秩和比法计对中国卫生资源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可知,中国排在全球第125位,与卫生资源综合指数统计结果相一致。通过非参数检验方法对两种方法测算结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讨论:本研究得到并澄清了中国卫生资源在全球中的份额情况,研究证实“中国使用2%的世界卫生资源解决了占全球22%人口的医疗卫生问题"的判断与真实情况存在差异。不论从卫生筹资角度、卫生人员角度,还是卫生物力角度,两个比例均没有在同一时期出现过。因此,本研究认为,应彻底摒弃这一不准确的判断和说法,不能使其再误导公众、研究和决策。中国卫生总费用占世界卫生总费用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中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而卫生总费用在总规模、占世界比重及人均占有量等方面却处在非常低的水平,卫生筹资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需要极不相称。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卫生资源总量仍然处于匮乏状态,且居民个人付费比例仍然偏高,2011年在35%左右。中国医护人员占世界医护人员比重逐年增加,高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的份额,但相对人口在全球的份额及金砖国家医护人员与经济、人口的协调程度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医师数占世界医师数比重逐年增加,且与经济及人口在全球的份额相协调;而中国护士和助产士世界占有比重虽然也在逐年上升,但相对中国人口在全球的份额及世界其他国家护士和助产士数与经济及人口的协调程度,中国护士和助产士数明显不足,存在严重短缺。中国医疗机构床位逐年增加,其全球占有份额日趋提升。中国医疗机构床位不论在总规模、占世界比重、还是人均占有量等方面,在金砖国家中均已处于较高水平,甚至高于一些发达国家。其全球占有份额已超过同期中国经济及人口在全球中的份额,基本可以满足人群的健康需要。中国卫生资源整体投入不足,在全球范围内仅排在第125位,处于中等偏后水平,与金砖国家及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在上述八个国家中位于倒数第二。政策建议:卫生政策和管理应建立在循证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中国卫生筹资规模和公共支出比例,实现中国卫生与经济、人口同步协调发展;建立稳定的卫生总费用投入增长机制,提高卫生总费用全球占有份额;加强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卫生人员与人口的协调程度;控制医疗机构床位增长,在保持与经济及人口同步发展的情况下,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痤疮患者的调查,比较分析痤疮严重程度与患者一般资料、中医辨证分型、中医症状间的关系,探讨痤疮患病的一般特征、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等,
两岸在签订ECFA后更为关注的是如何深化两岸产业合作,创新合作机制,促进双方产业的协调发展。本文基于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和特点,探讨两岸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领域目前
研究目的:评价朱建贵辨证治疗失眠经验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失眠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老年病科门诊,符合西医
电力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作为二次能源,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动力能源作用,而国民经济是否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其关键因素就在于动力能否持续稳定地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皮肤病,具有遗传性、免疫反应异常、病程慢、易复发的特点。国内医学研究者大都以血热、血瘀、血燥进行论证。银屑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红色丘疹、皮肤表
笔者针对企业网络组织嵌入过程中关系易裂解的问题,应用演化博弈论中单种群演化模型研究了影响企业网络组织稳定性的诸因素,并进行了治理机制的探讨。研究表明,企业网络组织
本文讨论线性粘弹泊松比的四种表述法:微分算子法、遗传积分法、复数表示法和经验表示法的实用价值和问题。为固体推进剂力学性态的描述提供了方便。
课堂板书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今,多媒体课件将图片、声音、视频等引入课堂,它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使得传统板书的地位受到冲击,在一些教师眼中
研究背景: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尽管房颤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近几年不断成熟和发展,但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仍有一部分会出现房颤复发,持续性房颤复发率
基于可信性理论对标准-3拦截弹末段修正能力进行分析。由拦截末段相对运动动力学推导了标准-3拦截弹末段可消除的最大零控脱靶量解析表达式;针对其中的参数不确定性,将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