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重庆市太阳辐射及热量资源分布式模拟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527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数据处理平台,利用重庆及周边城市共51个气象观测站1955-200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含9个辐射观测站的辐射资料),结合重庆1∶250,000DEM数据,实现了重庆山地太阳辐射资源到热量资源的分布式模拟,为研究山地气候资源建立了可行性方法,为重庆山地气候资源分析、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指导依据。主要内容如下:   ⑴利用月辐射观测资料,充分考虑天文地理因子、大气状况和地形因子等对太阳辐射的综合影响,建立了复杂地形下太阳总辐射估算模型;   ⑵利用气温观测资料,充分考虑地形、太阳辐射、长波有效辐射等因素对月平均气温的影响,建立了月平均气温物理经验统计模型;   ⑶在分析气象台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寻找0℃、5℃界限温度起止日期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对应关系和20℃界限温度持续日数与最热月平均气温的对应关系,改进了处理界限温度起止日期边界值的方法,建立了各界限温度起止日期和持续日数的计算模型;   ⑷根据积温的定义,建立了积温的分布式模型。该模型解决了积温随海拔升高的双重递减问题,即:随着海拔升高,界限温度的持续日数递减,平均气温递减,符合积温的定义和物理变化规律。   ⑸完成了复杂地形下100m×100m分辨率重庆市太阳辐射资源和热量资源的分布式模拟。   通过本文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   ①根据活动积温的定义,积温模型有效地解决了积温随海拔高度双重递减的问题,相比之前一直使用的多元地理统计模型,具有较强的物理意义。   ②处理界限温度起止日期边界值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界限温度的模拟精度和模型的稳定性。   ③分布式模拟结果较精细的表达了重庆山地太阳辐射资源和热量资源的宏观分布趋势和局地分布特征。   ④本文建立的山地太阳辐射和热量资源分布式模型借助GIS技术,立足于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不依赖山区实地考察资料,可以方便地在广大山区推广使用,在现阶段是实现山区太阳辐射和热量资源模拟的最可行途径之一。   本文有几点工作需要继续探索解决:   ⑴要深入开展误差分析和误差控制技术研究,包括长波有效辐射、海拔高度、地理地形因子等。   ⑵要深入分析模拟结果的局地分布规律,包括热量资源随坡度、坡向、地形开阔度、海拔高度等因子变化的分布规律等。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利用1961年-2014年Hadley气候预测研究中心的全球海表温度(SST)资料,NECP/NCAR逐日风场、比湿、高度场、垂直速度等再分析资料,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753站逐日降水、
本文采用NCEP/NCAR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对一年的(2008年10月14日~2009年10月13日)NOAA/NCEP全球预报系统(GFS)每日4次的逐3小时的180小时(位势高度场、温度场、uv风场)的预报结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最近气候动力学方法的预测结果在业务预测中越来越多的被参考和应用。由于区域气候模式具有在时间
本文首先利用NCEP/NCAR全球客观分析资料分析2008年6月20-21日江淮一次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场,发现本次暴雨发生在典型梅雨的有利环流背景下:500hPa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呈
为了深入研究河北省大雾的特征、发生发展规律、生消机制及影响因子,为大雾的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论文利用河北省50个代表站1965~2006年逐日大雾及能见度资料、逐月平均气温
陆面过程主要通过地气之间的湍流、动量、热量、水汽和二氧化碳交换影响天气与气候。气候模拟结果对地表能量分配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尤为敏感。陆面过程对区域和中尺度大气模
本试验以耕作方式、麦季控水对巢湖圩区稻麦轮作模式下CH_4和N_2O排放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作为研究内容,研究适合巢湖圩区稻麦轮作模式的经济可行的减排增产技术,本试验通过长期定位监测的方法,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以巢湖低地圩区稻麦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三次完整的稻麦轮作周期的试验观测。本试验的监测点设在安徽省巢湖市烔炀镇,共设置两类处理,根据不同耕作方式分为:常规(CG)、优化施肥(
北极是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驱动器之一。作为全球气候的冷源,北极的大气、海洋、海冰的运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全球尺度的大气环流、海洋环流和气候变异,实现了与全球气候系统
朱仙镇地处中原腹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环境氛围,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中原历来是传统哲学思想的交流、争鸣之地,儒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