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工程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混凝土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材料之一,其物理力学性能的研究相对成熟。随着大型建筑物基础体积不断扩大,混凝土一次浇筑量也越来越大,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应运而生。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混凝土开裂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是常见现象,也是长期困扰着工程技术人员的一个难题,研究者们也没有停止对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问题的研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由外荷载引起;二是在实际工作状态下模型设计的差异造成的;三是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因素、收缩膨胀以及不均匀沉降等原因使混凝土产生拉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自身抗拉强度时便产生裂缝。在实际工程中,由于以变形为主引起的裂缝约占80%,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裂缝的控制便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实际工程应用为目标,结合延长石油科研中心项目的主要施工特点,首先通过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的优化选材和配合比的优化设计,选用了能够较好适用于一次整体浇筑的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接着,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2006,选用合理有效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对该实际工程中的超长超厚大体积混凝土基础进行了无缝施工技术研究,分析了其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变化,并以此为基础,优化布置和预埋了24个无应力桶及480个应变传感器,实时监测了混凝土中的温度变化和应力变化,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判定了混凝土中实际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特别是应力集中区域的分布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技术和养护措施,进行了准确有效的动态养护,实现了养护资源的合理分配,保证了实施方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选材和优化材料的配合比、在应力集中区域采取有效的动态养护措施以及控制裂缝出现与发展等施工技术,能够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中的主要问题,所得结论可供同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