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及其与城市化效率的时空分异性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m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根植于高水耗、高地耗和高能耗的资源与环境需求,明确与协调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交互耦合关系对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1990-2010年长时间序列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及城市化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分别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及城市化效率进行评价和测度,并从时空维度对其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动态探讨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和城市化综合效率分别作为区域生态环境系统与城市化系统运行状况的衡量指标,开展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系统之间耦合协调程度的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生态环境状况角度来看:长三角地区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属“良”,1990-2010年EI值缓慢上升,整体生态环境状况正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格局大致以上海—苏锡常—南京沿线为分界带,存在明显的南北分异。分界带内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差,其次为北部,而南部区域尤其是浙南地区生态环境状况最优。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空间变化两极分化严重,苏中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而苏北地区呈现先改善后反弹的态势,沪宁线以南的大部分区域则逐渐好转。(2)从城市化效率角度来看:1990-2010年长三角地区城市化综合效率总体偏高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05年是其变化的拐点。各城市间城市化综合效率空间变化格局较大,但区域内分异程度正逐步减小,即区域城市化效率由非均衡阶段向均衡阶段迈进。(3)从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的角度来看:1990-2010年长三角地区整体耦合水平较高,耦合协调度属高级协调型,总体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发展趋势。且其变异系数逐渐缩小,城市趋向均衡性的协调发展过程。2005-2010年以上海市、苏州市和无锡市为代表的绝大部分城市经历了耦合协调度骤降的过程,因为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状况的响应较为敏感,而这一时期城市化进程未能有效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但这一阶段的城市化发展尚在区域环境与资源承载范围之内。
其他文献
通过含瓦斯煤渗透特性试验研究,系统分析复杂应力路径下含瓦斯煤渗透性的变化规律,建立含瓦斯煤渗透率与轴向压力、围压、瓦斯压力、围压升降、全应力–应变过程等之间的定性
有人把语文教学第一、二、三课时分别说成是山脚、山腰和山顶。的确,只有以山脚为起点,脚踏实地,才能逐级登上山腰直至山顶,而语文课上,只有扎扎实实地上好第一课时,才能为后
中学诗歌的教学相当注意诗句的疏通、表达技巧的分析和情感的把握。当然,对于诗歌阅读乃至通常意义上语文水平的提高,这些基本功的训练非常必要。但诗句的疏通或者表达技巧的
降水量的预报精度对以其为直接或间接补给源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具有重要的影响。将时间序列方法与随机过程离散状态的马尔可夫链理论相结合 ,提出了时间序列马尔可夫模型以预报
<正>智能手机逐渐步入存量市场阶段,在供应链上,光学以及显示领域是目前确定性较高的增量市场。蓝思科技作为玻璃盖板的龙头企业,在双玻璃以及3D玻璃的大趋势下,产品结构进一
在管道绝热工程施工中,绝热弯头外护层的展开放样和剪裁是一项关键技术,但目前国内多数仍采用手工操作,存在放样误差大、劳动强度高、速度慢等问题,为此,本文作者根据多年从
大数据正在改变了人类世界,本文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兴起的背景、研发和应用的总体情况、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研究进行了全面性的综述。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污水处理方式,高氨氮废水中氨氮含量较高,如何将其中的氨氮有效去除成为现今众多研究的重点之一。碳氮比(C/N)对活性污泥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在碳源充足情
认为这道有争议的数学试题在试卷中“应有一席之地”的一个重要根据是试题由易到难“在试卷中所占份量一般按7:2:1的比例分配”,“面对优等生的难度较大的试题毕竟占10%”。
针对当前大学生参军积极性不高和入伍动机功利化的问题,通过调查、访谈,从大学生国防意识淡薄、征兵工作机制不健全、优惠政策缺乏吸引力等角度,具体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