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掠夺式开发,生物物种丰富的热带森林面积迅速缩小,其生态系统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性威胁。热带森林采伐与退化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排放源。人类可持续发展对热带森林资源监测提出了迫切性要求。湄公河流域是热带森林重要的分布区之一,也是森林资源正经历剧烈变化的热点区域之一。遥感已经发展为森林覆盖变化监测的主要手段。Landsat TM数据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区域级森林变化监测。本论文,以柬埔寨全境为试验区,以森林变化引起的光谱、纹理等遥感数据特征变化为依据,利用2005/2010两期Landsat TM数据对柬埔寨森林覆盖变化进行监测,提出了定量监测热带森林覆盖变化的方法流程,在方法改进的基础上,提高了监测精度,研究结果对了解柬埔寨森林覆盖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湄公河流域等其他热带森林覆盖监测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GlobCover2005.2009全球覆盖产品分类样本提取的方法在大尺度范围内,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分类常常面临样本获取的困难,而监督分类需要大量的、具有代表性的训练样本。论文中,利用与两期TM影像时间相近的GlobCover全球陆地产品作为基础数据,通过一致性区域提取,最小图斑删除,目视质量检查等一系列过程操作,提取了满足分类需要的分类样本及验证样本。(2)利用多层次,多方法相结合实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精细分类热带区域植被茂盛,地表覆盖多样,光谱特征复杂,直接对影像进行分类,常常较为困难。研究采取多层次、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分类策略,分别提取水体、湿地、城乡居民建设用地、耕地,再对林灌草进行监督分类,后一类提取在前一类掩膜后的影像上进行。最后获得了柬埔寨2005/2010年两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图。验证结果显示,2005年分类精度,除了草地分类精度仅为70.37%,其他类型分类精度皆达到了80%左右。2010年分类精度优于2005年分类精度。(3)提出基于结果融合的变化检测方法,完成柬埔寨森林覆盖变化制图根据研究比较,论文最终选择分类后比较法与缨帽变换前三个指数组合分别进行柬埔寨森林覆盖变化检测,然后基于结果进行融合。结合分类后比较法可以提供变化方向、变化类型信息和缨帽变换能够增强变化信息,避免小图斑遗漏的优势。经过后处理,完成了2005/2010柬埔寨森林覆盖变化制图。(4)提出变化验证数据采集方法,实现结果验证对GLC-CM2005/2009数据进行变化检测,提取变化区域,通过一系列去伪存真的方法采集验证数据,然后进行变化验证,结果显示,森林—非森林和灌木林—非森林的精度最高,kappa系数分别为0.7426、0.7533;非森林转为森林(灌木林)的精度仅次于森林(灌木林)转为非森林类型,森林—灌木林检测精度也较为理想,kappa系数达到了0.7183;而灌木林—森林检测精度最低,kappa系数为0.4795。(5)完成对柬埔寨2005/2010年森林覆盖变化数量分析和驱动分析2005-2010年间,由于人口增长、木材加工业的发展,以及伴随的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柬埔寨森林呈现下降趋势,相反耕地、城乡居民建设用地明显增加。森林年均退化速度为0.014%,非森林和灌木林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0.008%与0.003%。本研究建立了柬埔寨森林覆盖变化遥感监测的完整技术流程。研究证明,通过样本数据、验证数据的半自动获取,以及不同检测方法的结合,可以获得较高的检测结果,完成变化监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