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事实与纠纷事实的关系——基于证据学思想发展脉络的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实问题是证据学中的一个根基性问题。对事实问题的解答直接奠定了证据学理论及证据法学制度的基本状况,并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以诉讼事实与纠纷事实关系的追问为探讨事实问题的切入点,在英美法系和我国证据学思想发展脉络中找寻对此问题的解答,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自己对诉讼事实与纠纷事实关系问题的立场选择和对未来研究路向的选取。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诉讼空间内外的两个事实,通过诉讼空间概念的引入,解释了纠纷事实、诉讼事实的由来,并提出本文研讨的核心问题--诉讼事实与纠纷事实的关系。诉讼程序塑造了抽象的诉讼空间,它将事实区分为诉讼空间内外的诉讼事实和纠纷事实。因而,本章首先从阐释诉讼空间开始,解释诉讼空间如何理解、如何形成,以及诉讼空间的封闭性和开放性。然后,谈及事实在不同领域内尤其是法学领域中的多重解读;接着,依据诉讼空间的间隔功能将事实划分为纠纷事实和诉讼事实,并转入对论文题目中“纠纷事实”和“诉讼事实”的解释和界定;最后,简要提出本文论述的核心内容:两个事实的关系。   考虑到证据学研究较为发达的是英美法系国家,而大陆法系国家的证据学研究因为隐没于诉讼程序的研究中没有系统的理论,我国的证据学理论研究也多是参考英美法系国家的做法;所以论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梳理英美证据学的研究,沿着英美证据学思想发展的脉络去探寻大师学者们对诉讼事实与纠纷事实关系问题的解答。   第二章传统证据学派的事实观,主要论述了传统证据学派的界定、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和在这些思想中析取出的传统证据学派对于诉讼事实与纠纷事实关系问题的解答。“传统证据学派”一词借用了英国学者特文宁先生提出的“证据法学理性主义传统”,但是在名称和强调内容上有所调整。它是自18世纪50年代出版吉尔伯特所著的《证据法》开始直到20世纪60年代英美证据法学达到鼎盛时期的核心流派。传统证据学派以证据资格规则体系的构建为主开展证据学研究,对证据法学的理论体系创立、发展和证据判例、证据立法的形成作出了卓越贡献。透过传统证据学派纷繁芜杂的具体学说观点,我们可以从中析取它对事实关系问题的见解。总体来说,传统证据学派的学者们认为诉讼事实应当尽力向纠纷事实“靠近”,即公正的司法裁决应当建立在纠纷事实查明的基础上。具体的说,传统证据学派信奉事实形成的“原子主义”模式;在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基础上要求司法对裁判事实的证明尽管不能达到绝对确信但也要达到高度的盖然性;同时也强调发现纠纷事实并不是司法唯一的价值需求,有时要为其他价值让路。因而,在传统证据学派那里诉讼事实是向纠纷事实的“靠近”而非完全等同。   第三章新证据学派的事实观,主要论述了新证据学派的由来、主要学术分支、研究进路和在新证据学派的各学术观点中隐现的对诉讼事实与纠纷事实关系问题的解答。新证据学派是20世纪60-70年代发展起来的各种不同于或者对传统证据学派进行改良革新的学术探索的总称,它的名称来源于伦伯特教授率先使用的“新证据学研究”一词。新证据学派与传统证据学派不同,它不是拥有共同预设和共同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的一个整体学派,而是各种不同新兴证据学研究的松散集合。新证据学派在数学分析、法庭科学、历史学视角、怀疑主义等等不同学术倾向背景下对于证据问题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研究。从新证据学派的学术思想中我们可以析取出它对于事实关系问题的解答,即与传统证据学派的事实观相较,新证据学派的诉讼事实与纠纷事实“疏离”了,而且诉讼事实的形成方式也朝向多元化发展。在新证据学派中,人们对诉讼事实能够再现纠纷事实的能力产生了怀疑,甚至其中的激进主义者认为纠纷事实是不可能在诉讼程序中再现的,诉讼事实与纠纷事实毫无关系。诉讼事实的形成方式也一改以往对“原子主义”模式的信任,更多的学者转而倡导“整体主义”模式;研究的重点也从证据资格的考量转移到开拓证明方式方法、分析证明过程。   第四章我国证据理论中的事实研究,集中介绍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形成的有关事实问题的激烈争论--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之争和新近在我国学界出现的分析事实问题的新思路。法律真实观主张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证明的过程中,运用证据对案件真实的认定应当符合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应当达到从法律的角度认为是真实的程度。客观真实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我国证据制度中的理论基础地位,认为只有诉讼中司法人员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的案件事实才达到了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才是客观真实,但同时也强调对程序规范和证据规则的遵守。由于国外理论的引介和对其他学科知识理论的吸收,我国证据学研究中对事实问题的分析也体现了一些新的思想倾向,如借助语言符号学、信息理论的事实分析,又如新历史学、可接受性理论以及后现代思潮基础上的事实解读等等。从中可见,在宏观轮廓上,我国学者对事实关系问题的认识与英美证据学研究的轨迹是相同的,也反映了从绝对相信诉讼事实对纠纷事实的再现能力到怀疑纠纷事实能否在程序中得到的转变。   第五章诉讼事实与纠纷事实关系的两个要点,是在前述证据学思想发展脉络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提出笔者自己对于事实关系问题的立场并展望未来研究的着力点。在笔者看来,诉讼事实与纠纷事实的关系至少有两个要点。其一,应秉承传统证据学派的基本主张,坚持纠纷事实再现是诉讼事实的核心。面对“程序至上”或抛弃实质正义只追求形式正义倾向的蔓延,有必要针对事实关系问题中新的困惑和疑问重新论证和强调再现纠纷事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以“纠纷事实再现是诉讼事实的核心”的理念为基础审慎分析现有的和未来的制度构设,积极提高司法人员的相关素质。其二,在未来的证据学研究中应当注意到不同程序背景下的诉讼事实是各有特色的,因而会导致诉讼事实与纠纷事实的关系在不同程序中存有差异,于是要对传统证据学派理论影响下的证据规则研究有所调整。本文以合意型司法与传统司法、侦查阶段与审判阶段为例,分析解读了不同程序背景下诉讼事实与纠纷事实关系差异的具体情况。并提出在不同程序环境下因为诉讼事实的特性和事实关系的差异性,应当适当调整一直以来的以审判阶段为基点的证据规则研究,拓展证据规则的传统内涵,转换证据规则研究的传统视角。
其他文献
专属经济区中的剩余权利(以下简称剩余权利)是指,在专属经济区内存在而《海洋法公约》中没有明确规定或没有明文禁止的权利。但是,用不同的方法对剩余权利的上述定义进行解释
学位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面向社会提供电子化管理和服务的窗口,对它进行科学评估,有助于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个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运行
学位
为缩短《煤炭科学技术》审稿周期及出版周期,提高作者满意度,吸引更多高质量的稿源,进一步推进期刊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的交流和传播,《煤炭科学技术》杂志社特
自国际关系学于1919年具有正式的学科制度形式以降,它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国际关系学科在其自身理论增长和制度建设中不断前进,在其知识地域上不断扩
学位
本文主要通过对《德法年鉴》时期到《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进程及其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关系的分析,说明马克思的思想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过程,说明马克思主
学位
十七大报告指出,健康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和根本目标。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人力资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投资于健康可以直接提高社会生产力。长期以来,国内对
学位
德国法律以精密严谨著称。自1871年统一之后,其刑事法律制度特别是《帝国刑法典》和《刑事诉讼法》成为各国竞相学习的范本。然而德国自从《帝国刑法典》颁布后,开始了一系列刑
学位
本文中的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以政府规制理论为基础建构起来的概念,是与传统权力性规制方法、协商式规制以及环境税费制度等相区别的一种经济激励手段。所谓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指
学位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民族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人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
学位
本篇学位论文的题目是《动荡政局下北平的贫民问题、政府治理与社会救助(1928-1937年)》。论文以民国时期北平贫民问题的发展为经线,以政局不断动荡中政府主导的贫民救助活动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