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一国要持续稳定发展,仅仅依靠本国的资源是不够,而是需要充分利用其它国家的资源,对于东道国来说,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技术溢出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本文建立在内生增长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关于FDI技术溢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于FDI的溢出效应从理论和实证角度,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别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对技术溢出的空间维度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用SIR传染病的机理,通过数理推导,从机理上解释了FDI空间溢出的示范效应、培训效应、“干中学”效应、竞争效应和空间距离衰弱原理,佐证了技术和信息由近及远、由强而弱的传播路径。本文的模型是建立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利用全国各地区1995—200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一阶差分的线性—双对数模型,充分考虑时滞,并把各省市之间的地理距离整合成空间矩阵融入模型中。在检验了数据平稳性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前提下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虽然资本、劳动力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FDI对当地产生溢出效应,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更为重要是FDI在地区间的溢出也是明显存在的,即其它地区(地理距离邻近地区)的FDI水平会对本地区生产率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各地方政府在吸引外资的政策竞争要充分考虑到FDI的地区间技术溢出效应,即间接溢出或者二次溢出,充分获取关于邻近省市吸引外资情况的信息,着力争取邻近省市未引进的外资类型,并在政策优惠上给予支持,选择性地放弃一些邻近省市大量引进的外资类型,把招商引资的重心放在“求异存同”上,而不是“争锋相对”,从而避免恶性竞争,使有限的外资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最优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