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杀菌素核酸适配体筛选及适体传感器构建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umu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杀菌素是从刺糖多孢菌的发酵液中提取到的次级代谢产物,被开发为新型杀虫剂,既有作为生物农药的低毒性、环境友好的特点,又能像化学农药一样高效、快速发挥作用,在国内外害虫防治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由于多杀菌素的生产方式是微生物发酵生产,目前其产量较低、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广泛应用。要想通过选育高产菌株及优化发酵工艺的方法来提高其产量,首要的就是要构建快速、高通量的多杀菌素检测方法。生物传感器通过将识别元件与靶标的结合变化转导为可测信号输出,实现对靶标的快速检测。其中,核酸适配体因其亲和性强、易于合成等特点,成为一种很好的识别元件,是生物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多杀菌素为靶标,利用磁珠-SELEX技术筛选出识别多杀菌素的核酸适配体,然后基于该核酸适配体分别建立了电化学适体传感器、一次性适体传感器和荧光适体传感器,为多杀菌素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多种方法。(1)基于磁珠-SELEX法筛选多杀菌素的核酸适配体,并进行测序、鉴定。以多杀菌素为研究对象,设计随机单链DNA文库,固定在链霉亲和素磁珠上,构建基于磁珠的SELEX筛选方法。结合Q-PCR技术,经过六轮筛选得到富集文库,对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得到7000余条序列。根据序列的富集情况和序列组成等选出48条候选序列,对这些序列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再利用等温滴定量热技术进行亲和力鉴定。结果显示,06号和11号核酸适配体有热量反应,解离常数分别为518e-6±27.3e-3 M和70.1e-6±612e-6 M,11号核酸适配体的亲和力更强选为最优核酸适配体。(2)构建基于普通金电极的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将巯基标记在11号核酸适配体的5’端,自组装在金电极上,滴加6-巯基己-1-醇防止单链DNA倒伏和非特异性吸附,制备得到工作电极。构成三电极体系,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电信号进行检测。通过优化核酸适配体的浓度和自组装时间成功构建了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在10-2~102 nmol/L的浓度范围内,峰电流差值与多杀菌素浓度的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1 nmol/L。(3)设计双链探针,构建基于丝网印刷电极的一次性适体传感器。根据11号核酸适配体序列的二级结构设计双链探针,解决了单链DNA存在的分布不均匀、易倒伏的问题。在核酸适配体的5’端和配对引物的3’端分别修饰巯基,通过互补配对形成双链探针,再将其固定在纳米金印刷电极上,用方波伏安法进行电化学检测。通过优化双链探针的浓度和结合温度成功构建了一次性适体传感器,在10-1~104 nmol/L的多杀菌素浓度范围内,峰电流的差值与多杀菌素浓度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 nmol/L。(4)构建基于氧化石墨烯的荧光适体传感器,并利用核酸酶实现信号循环放大。在核酸适配体的3’端修饰FAM荧光基团,加入氧化石墨烯(GO)吸附核酸适配体,猝灭荧光;再加入多杀菌素靶标,靶标与核酸适配体形成复合物游离至溶液中,荧光信号得以恢复,过程中利用酶标仪检测荧光信号。通过优化GO浓度、猝灭时间和响应时间成功构建了荧光适体传感器,多杀菌素浓度为1~100μmol/L范围内,荧光强度信号和多杀菌素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 μmol/L。引入DNase I进行靶标循环信号放大后荧光强度恢复更加明显,比之前高出一倍左右,检出限低至100 nmol/L,荧光适体传感器的灵敏度提高。
其他文献
尿酸、肌酐和肌酸三种非蛋白氮物质是人体中蛋白质或核酸重要的代谢中间体或终产物,对其含量的监测在临床诊断、疾病预防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现有检测方法的仪器设备昂贵、操作复杂及灵敏度低等缺陷与不足,本研究以具有三维纳米多孔结构和优越催化性能的纳米多孔金(Nanoporous gold,NPG)作为识别元件修饰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构建了 NPG/G
学位
微细电解线切割加工技术在高深宽比微细结构的制备中具有巨大的优势,掌握加工区域间隙分布规律,对该加工技术中零件成形尺寸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推论,提出间隙分布的数学模型,并在该模型的指导下,实现亚微米侧面间隙电解线切割加工,并进行加工参数的优化。最后,采用优化后的参数实现典型微细结构的制备。
会议
硫化叶菌(Sulfolobus)作为生活在高温和低pH下的极端古菌,其染色体DNA受到损伤的概率大,但其自发突变率与大肠杆菌相似,表明其具有高效的DNA修复系统。古菌中与信息处理有关的过程,包括DNA复制、修复、转录及蛋白质翻译等与真核生物相似,但这些过程中的蛋白组分比真核生物的简单。对硫化叶菌DNA损伤应答的研究可以作为真核生物DNA损伤应答研究的重要参考,也有利于对极端古菌抗逆机制的全面了解。
学位
在旅游短视频的风口,以“短、新、快、奇”为特征的短视频提供给了用户一场跨越时间、空间限制的沉浸式体验。对于用户来说,在线旅游社区不仅为其做出购买决策提供了信息和知识等功能性价值,更为用户提供了社交价值,用户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旅行同伴,分享他们的旅行经验,为其他用户提供建议和支持,建立并维持社会关系,从而体验融入集体的感觉,获得社会认同感。对于旅游企业来说,与地方文化和旅游局联手,通过文化城市助推、
学位
常态化疫情防控、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者需求变化都给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吸引回头客、并提升其口碑传播意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可否认国内众多旅游地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在存在盲目开发、复制从众等突出问题,因此,为了更加针对性地推动旅游者行为意向,有必要探究目的地中影响行为意向的关键要素,并进行针对性地优化完善,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树立自己
学位
表面活性剂具有润湿、乳化、发泡、增溶、分散、洗涤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在日常生活和诸多工业领域应用广泛。市场上的表面活性剂一般是用石油化工产品化学合成的,其生产消耗大量的石油资源,而且使用完毕后进入土壤和水体中的表面活性剂很难被清除,有些表面活性剂降解之后的产物具有比其本身更大的毒性,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生物表面活性剂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性能相似,但相较于化学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多优点
学位
外膜是革兰氏阴性菌重要的细胞结构,大肠杆菌最重要的用于稳定外膜结构的蛋白是布劳恩脂蛋白(Braun’s Lipoprotein,即Lpp)。Lpp是大肠杆菌中唯一一种能够通过共价结合的方式锚定在细胞壁肽聚糖层上的外膜脂蛋白。除Lpp外,通过非共价键方式结合在肽聚糖层上的外膜蛋白Pal(Peptidoglycan associated lipoprotein,肽聚糖结合脂蛋白)和OmpA(Outer
学位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作为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在新能源的开发过程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纤维素酶的高成本一直是限制生物质转化的主要障碍。丝状真菌里氏木霉是当前纤维素酶工业生产的主要宿主,但其木质纤维素分解酶分泌能力依然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因此亟待进一步提升里氏木霉菌株的纤维素酶表达分泌能力。作为里氏木霉主要的分泌蛋白,纤维素酶的产生受到从基因转录、蛋白翻译、翻译后修饰到蛋白分泌等不同层
学位
研究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由于与胃癌的相关风险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然而,许多患者对药物和治疗的依从性较差,这使得他们很难根除感染。因此人们试图通过加强患者教育的途径来提高依从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根除率。但是对于强化患者教育是否可以提高H.pylori根除率,目前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旨在探讨强化患者教育是否会对H.pylori根除治疗产生影响,以及其导致的结果是否会对临床诊治产生积
学位
800 MPa级低合金高强钢板Q690具有优异的强韧性,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港口机械及海洋装备等领域。然而传统焊接工艺在焊接Q690中厚板时存在焊接热输入高、焊接变形大、焊接效率低等生产问题。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能够充分发挥激光和电弧热源的优势,具有熔深大、桥接能力强、焊接速度快、热输入低、焊接变形小等优点,展现出对中厚板高强钢焊接的显著优势。本文以16 mm厚Q690D钢为研究对象,展开激光-电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