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对老年人继续社会化功能的研究——以上海老年大学为个案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dn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海,老年大学已经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社会学社会化的视角出发,以上海老年大学为个案,对老年大学在老年人的知识传授、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交往、代际关系等方面的功能进行考察分析,并由此表明,老年人在老年大学的各种学习及参与,可以避免因退休和空巢等因素带来的社会不适应,起到了对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重要功能。而老年大学为老年人继续社会化所提供的各种支持正是老年人退休后所或缺的,同时,老年大学所形成的老年亚文化群则是老年人融入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导论。首先对本研究的缘起及研究意义做了概要的介绍;其次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以定性分析为主;最后对基本概念做了界定。 第二章主要是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老年问题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从而建立起本研究所立足的较为丰厚的知识基础和理论背景,成为研究分析的起始点。 第三章是对老年大学基本情况的概述。这一部分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老年大学现有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活动组织等的描述,说明老年大学对于老年人再社会化提供了哪些有力的支持。为后面的分析奠定基础。 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是通过问卷和个案分析的方法,对老年大学在老年人的知识传授、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交往、代际关系等方面的功能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更清楚的看到老年大学是如何帮助老年人实现继续社会化的。 第五章是结语与讨论部分。首先对于当代老年人为什么要继续社会化做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老年大学是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其次对“老年”这一概念进行重新探讨,并对老年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看法。最后提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其他文献
社会政策制定模式作为政策成败的基础,是近年来中外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伴随着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渗透,社会环境、政治环境都将发生巨大的转变,这势必要对社会政策制定的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人际关系作为一种社会资本,愈来愈具有工具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的短短三十年,中国社会学经历了从取消到恢复重建的过程。在这一时期,西方社会学也经历了结构性的重大调整。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在50年代达到
本文基于马克斯·韦伯的分析框架,分别从支配结构、城市类型、法律结构等方面揭示出伊斯兰教的社会经济实质上是政治资本主义;尝试阐明伊斯兰教伦理与政治资本主义之间隐含的关
人口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而与人口密切相关的生育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定时期社会
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认定男性就应该是好强的、勇敢的,是以工作为生活重心并且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将女性定义为温柔的、示弱的,生活重心多以家庭为重并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事实
社区就业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就业方式,对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苏州这个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城
研究者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在“国家与社会”的视阈下关注民间仪式的社会变迁,深入考察仪式变迁过程中各个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此为揭示当代中国社会的运行逻辑提供一个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