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冲突到妥协:村民小组长的选择及其生成逻辑——基于广东省J村第二村民小组的个案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p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权力通过在乡村构建起一肩挑、候选人政治审查的选举制度规则,以选出能够带领乡村完成治理目标的带头人,促进乡村的治理结构改革。在J村第二村民小组的小组长选举中,基层政府根据该制度规则推选出了福某作为小组长候选人。但由于村民对制度规则的不认可,推选前任小组长雄某与其竞争,形成了谁是“好人”的冲突和分歧。最终,形成了基层政府与农民各自认可的候选人都当选的选举结果,达成了妥协。对此,本文希望探究在制度规则构建的过程中,基层政府与农民对于候选人产生认同冲突的原因以及双方达成妥协的内在逻辑。笔者通过过程——事件分析法,呈现出了政府与农民“产生冲突”到“达成妥协到“冲突再起”再到“再次妥协”的互动过程。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推选候选人的分歧。政府与村民由于对于村民小组长的偏好不一而引发认同冲突,产生了谁是“好人”的分歧。二是选举结果中的妥协。基层政府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相结合的策略让制度规则得以平稳运行,并通过成员结构的有效组合与村民达成妥协。三是治理过程中的妥协。基层政府通过利益调整再次与村民达成妥协,但是却由于权力集中、协商不足和利益庇护导致基层政府与村民始终无法形成对规则的共识。研究发现,基层政府和村民产生认同冲突的原因是双方对于制度规则的认识存在分歧,即政府认为规则是为了实现基层的有效治理,而农民认为规则是为了维护个体和集体的利益。基层政府在“权威—说服—回应”的策略组合下,通过对治理结构的调整从而与农民达成妥协。农民愿意妥协的动机是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理论层面,本研究认为妥协是国家权力与村民自治的张力作用下的结果。当前基层治理中的民主妥协主要通过权力分享和利益调整达成,还没有形成基于规则共识的民主妥协。最后,妥协精神需要在规则治理的过程中培育,包括使各主体达成规则共识、在实践中提高规则的适应性、让规则能在治理过程中严格执行,以此使民主制度内化为各主体认可并遵循的行为规范和民主理念。
其他文献
晚清以降,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国人深切地感受到挽救民族存亡迫在眉睫。爱国人士不断寻求各种方法以拯救民族危机。随着器物、制度等救亡方法失败,一时之间国外新思想如春笋般被国人引入,不同新思潮此起彼伏。抗战时期,面对愈发严峻的民族危机,爱国人士提出复兴尚武精神,以实现保家卫国。抗战时期各方人士对于尚武精神的宣传大致分为三类。其一为介绍别国尚武精神,其二为回顾我国古代尚武精神,其三为
学位
工匠精神形成和发展于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实践当中,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广大劳动生产者的思想和行为,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都具有重要意义。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
学位
体育游戏是学前儿童在幼儿园期间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幼儿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开展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怎样使幼儿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如何保障游戏的安全性与顺利进行、怎样提升幼儿的原有水平等都需要依靠教师在体育游戏各环节中的指导。新手教师和熟手教师处于不同的专业发展阶段,其在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时对体育游戏的把握有所差异,教育观念与教育专业水平的异同直接体现在对幼儿的指导策略当中
学位
截至2022年,“炉石传说”已经上线七年有余,作为卡牌竞技类游戏中最为火爆的产品之一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玩家总数已经超过了一亿。有数据显示“炉石传说”中有超过90%的玩家是成年玩家,这个特征在其他竞技对战类型游戏中并不常见。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认知的改变,“玩游戏”早已不是小孩子的专利,成年用户群体在这方面的需求也在逐渐被放大。值得注意的是,政府于2021年8月出台了“未成年防沉迷最新修改办法”,根据要
学位
发轫于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国货运动,在民族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感召下,到1920年代已经发展成相当规模的全国性运动。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掀起了更大规模的国货运动,在1930年代国货运动达到了顶峰,但也面临新的发展窒碍与舆论环境。本文从政府和银行两大主体进行剖析,从而解读国货运动在这一时期达到高潮并得以持续的真正原因。为了吸取过去“五分钟热度”的教训,政府与银行都采取一定的措施,从财政与金融的角度对国货
学位
在过去的十年中,主管反馈和员工反应之间的关系受到了较多的关注。主管对员工的反馈在每个组织中都至关重要。尤其是现在,随着疫情的反复,社会经济水平的急剧下降,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所面对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个条件下,企业想要提高自身效益,除了技术、产品等硬条件以外,还需要提高自身的软实力,例如主管对员工的态度、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投入度等,这些都与主管的反馈息息相关,同时也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绩效
学位
乡村治理和基层公共参与是国家政治发展的重要议题,在现代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与“数字治理”等新兴治理模式也逐渐走入基层农村。但是当前的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应用主要在于“政府与政府”和“政府与社会”这两种互动模式,在乡村自我管理中的应用还缺乏实践经验。由于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几十年来,农村的许多中青年选择外出务工,留下老年人和小孩子留守村庄,导致村庄的社会环境出现“空心化”“
学位
村规民约作为存在于乡土社会的民间规范,是一种传统的治理资源,在乡村治理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海南省某村却呈现出一种制定村规民约时高度参与,执行时却低效的落差现象。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海南省某村的村规民约的制定过程中,农民的参与度是很高的,但是为什么参与的结果在农民看来又是无效的?乡规民约作为一种民间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如何才能使其在正式化过程中顺利转化为正式的权威规范?为研究这一正式制定与非正式执
学位
武汉钢铁公司是国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批准建立的第二大钢铁联合性企业。1954年武钢正式成立,作为“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它的建设给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带来了重要意义。武钢的创建不仅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也得到了来自苏联的各种援助及苏联专家的帮助。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武钢在建设初期受到了显著的政治影响,增产节约、社会主义竞赛、先进生产者等政治运动一直伴随始终。“大跃进”运动开始后,武钢在企业管理、生产
学位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政府对于农村环境治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农村基层,垃圾分类、日常清洁卫生等任务不断给基层治理带来新的挑战。然而,在环境整治政策执行过程中,乡镇政府和村干部作为政策的实际承担者,往往更重视应付上级的检查验收,突击完成上级安排的环境整治任务,而对于常规环境治理工作关注不足。尽管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改善农村环境,但这些政策措施并未在政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