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4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在国际收入分配贫富差距警戒线0.4之上,2016年我国基尼系数高达0.467,处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区间。虽然以城乡居民收入比来衡量的收入分配差距近年有所下降,但是西部地区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仍保持在农村居民的3倍以上,这引起了国家、社会民众和众多学者的长期关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发挥政府在再分配环节的作用,“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十九大报告中也强调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可能来自于地区间收入差距也可能来自城乡间收入差距,王洪亮、徐翔(2006)研究表明城乡间收入不平等是我国目前收入差距过大的主导原因。而公共财政理论认为,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是政府的主要公共职能之一,因此深入研究政府行为如何影响收入差距以及怎样履行公共职能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收入分配的平等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
我国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的税收体系、财力规模以及支出责任等方面已发生重大变革——政治集权下的财政分权使得地方政府享有较低水平财政自主性的同时又承担着较高的支出责任。外在制度激励的变化势必导致地方政府行为的变化,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和程度又有什么变化?同时,中国式分权有着其自身的复杂性,而城乡收入差距也表现出明显的“高-高,低-低”的空间集聚特征,这使得已有文献在全国层面的非空间模型研究仍显不足。另外,东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权程度、征税努力以及支出行为等方面也不尽相同,这些区域差异又是如何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首先梳理了文献中财政分权本身和地方政府行为可能促进或恶化收入分配的主要原理和观点。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建立了分析我国财政分权的三个维度和地方政府具体收支行为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本文详细考察了城乡收入比、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征税努力和不同支出行为在样本期内的变化趋势以及区域差异;再次,笔者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前文所述的影响机制和途径;同时考虑到东中西区域内部不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因此运用样本期内的数据作了东中西部地区的非空间面板模型。通过对全国样本和区域样本模型的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财政分权的不同维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尽相同;征税努力在西部地区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东部地区的支出分权有利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的均等化,却扭曲了社会民生性支出促进收入平等的作用;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忽视农业支出不利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弥合;中东部地区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迥然不同。最后,在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本文从政府收支行为的角度提出了可能促进城乡居民平等化的针对性建议:提高西部地区的征税努力,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弥合;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性,纠正支出分权的负面作用;正视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将农业支出规模和效率纳入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合理划分支出责任,发挥医疗卫生支出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平等化的积极作用。
我国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的税收体系、财力规模以及支出责任等方面已发生重大变革——政治集权下的财政分权使得地方政府享有较低水平财政自主性的同时又承担着较高的支出责任。外在制度激励的变化势必导致地方政府行为的变化,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和程度又有什么变化?同时,中国式分权有着其自身的复杂性,而城乡收入差距也表现出明显的“高-高,低-低”的空间集聚特征,这使得已有文献在全国层面的非空间模型研究仍显不足。另外,东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权程度、征税努力以及支出行为等方面也不尽相同,这些区域差异又是如何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首先梳理了文献中财政分权本身和地方政府行为可能促进或恶化收入分配的主要原理和观点。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建立了分析我国财政分权的三个维度和地方政府具体收支行为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本文详细考察了城乡收入比、财政分权、地方政府征税努力和不同支出行为在样本期内的变化趋势以及区域差异;再次,笔者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前文所述的影响机制和途径;同时考虑到东中西区域内部不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因此运用样本期内的数据作了东中西部地区的非空间面板模型。通过对全国样本和区域样本模型的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财政分权的不同维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尽相同;征税努力在西部地区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东部地区的支出分权有利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的均等化,却扭曲了社会民生性支出促进收入平等的作用;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忽视农业支出不利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弥合;中东部地区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迥然不同。最后,在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本文从政府收支行为的角度提出了可能促进城乡居民平等化的针对性建议:提高西部地区的征税努力,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弥合;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性,纠正支出分权的负面作用;正视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将农业支出规模和效率纳入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合理划分支出责任,发挥医疗卫生支出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平等化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