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1948年鄂尔多斯地区的灾荒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c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灾荒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直到今天它依然困扰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目前关于灾荒史的研究已相当多,但是对民国时期(1947-1948)鄂尔多斯灾荒却没有一个整体的研究。1947-1948年间,鄂尔多斯灾荒相当严重。在一年内同时发生多种灾害,其特点是以干旱为主,洪涝、冰雹和霜冻等灾害同时发生;灾害发生具有区域性和季节规律;其灾害程度十分严重,是该地区民国以来灾情最严重的年份。1947-1948年期间,鄂尔多斯灾荒不仅与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的生态破坏有关,而且政治因素和社会原因也加剧了灾情的危害。严重的灾荒使鄂尔多斯地区的人口锐减、体质下降,并且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精神;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破坏力,导致农村经济衰退。面对严重的灾荒,国民政府和绥远省政府都进行了救治。国民政府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系列救灾措施,建立了救灾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认识鄂尔多斯的灾荒及其救治对当代治理环境及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春秋战国时期,甘宁地区的西戎一支所创的考古学文化--杨郎文化与同时期分布在鄂尔多斯地区桃红巴拉文化之间的互动状况,以及杨郎文化与分布在陇山、关中
学位
太阳能光热资源典型年数据是光热电站设计的关键输入资料,它直接影响光热电站系统参数、运行指标及工程造价.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行业标准DL/T 5158—2012《电力工程勘测气象
梅清(1623-1697)原名士羲,后改为清。字渊公,号瞿山、梅痴、雪庐、柏枧山人、敬亭山农。安徽宣城人,宋代诗坛宗匠梅尧臣之后裔。梅清出身宣城名门望族,梅氏自北宋年间诗祖梅尧臣
乡村组织,是指由村社和庄园构成的地方管理单元。中世纪中后期,德意志国王的权威自亨利四世时代开始逐渐下降,导致国王既无财力,又无权威向地方派驻官员。与此同时,由于缺乏
现代高等教育由招生,到培养,再到就业,形成了高等教育运行的一个循环。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是联系高校和社会的纽带,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直接接触来自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