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i、Fe/Co二元金属复全纳米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_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维磁性纳米线阵列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磁性,如大的磁各向异性,高矫顽力,高矩形比等特性有望成为高密度垂直磁记录介质而备受亲睐。而阳极氧化铝(AAO)模板由于具有均匀且相互平行的纳米孔洞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采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具有均匀纳米孔洞的AAO模板,分别利用直流和交流电沉积技术在AAO模板中成功沉积了Fe/Ni和Fe/Co系列二元金属复合纳米线阵列。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AAO模板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纳米线的形貌特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纳米线的晶体结构,最后利用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SQUID)对纳米线的磁特性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   1.分别在草酸和磷酸电解液中制备了AAO模板。在草酸电解液中制备的AAO模板孔洞相互平行且内壁光滑,孔径约为70 nm;而在磷酸电解液中制备的AAO模板孔洞直径较大,约为150 nm,均匀性较差,孔洞内壁有严重的分叉现象。于是我们采用在草酸电解液中利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分别制备直流电沉积和交流电沉积所需的AAO模板。XRD结果显示AAO模板具有非晶结构。   2.利用直流电沉积的方法在AAO模板中成功制备了Fe/Ni二元金属复合纳米线阵列。通过XRD测试结果可知,所有的纳米线呈现面心立方(fcc)结构,且具有(111)择优取向。利用SQUID对纳米线的磁特性进行表征,所有纳米线的易磁化轴都沿纳米线长轴方向,纳米线的磁特性随着沉积电压的不同发生显著变化。当沉积电压为-1.0 V时,Fe/Ni纳米线具有最大矫顽力为731 Oe,矩形比为0.614。通过比较纳米线的颗粒大小与单畴临界尺寸大小,解释了矫顽力的变化情况。   3.利用交流电化学沉积方法在氧化铝模板中制备了一维Co及Fe/Co二元金属复合纳米线。SEM结果显示纳米线粗细均匀且表面光滑,直径和长度分别为50 nm和3μm。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Co纳米线为hcp结构,具有(100)择优取向;而Fe/Co二元金属复合纳米线呈现bcc结构,具有(110)择优取向,且峰位随着纳米线中Co含量的增加向高角度偏移。室温磁性测量结果显示Fe/Co二元金属复合纳米线具有单轴各向异性,随着Co含量的增加,矫顽力基本不变。对于较高长径比(n>20)的Fe/Co二元金属复合纳米线来说,磁化反转过程可以用具有对称扇形机制的球链模型进行解释。相比Co纳米线来说Fe/Co二元金属复合纳米线具有更大的矫顽力和矩形比。用磁力显微镜观察纳米线的表面磁畴,磁畴呈现出面积不等的明暗区域。  
其他文献
据了解,离退休党员组织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三难”现象,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一是组织关系难到位。一些企业破产、改制后,党支部予以撤销,离退休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无人过
由于非阿贝尔费米子在拓扑量子计算机中的潜在应用,它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一个完全服从非阿贝尔统计的物理实体是零能态的Majorana费米子。为此,人们做了一系列的理
新形势下教育要“松绑”,学生要“减负”,但同时教学又要增效.新课程标准课时数少了,不到原来的一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尤其是脱离老师监控下的自由时间多了,怎么办?怎
本文对原子-分子BEC统计特性进行了研究。原子数压缩由于其在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领域的潜在应用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为止,在粒子束不变的条件下,人们通过间接测量相位
中国画除了笔墨和色彩具有艺术表现力外,其留白部分也展现出浓厚的艺术特征。留白是中国画的主要特征,展现了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境界,其具有特定的形式,绘画的方法也
手征微扰论(Chiral Perturbation Theory)是描述低能强相互作用的有效理论。它是在量子色动力学(QCD)理论整体对称性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由手征微扰论计算得到的结果自动满足Q
噪声控制是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利用吸声材料和结构进行降噪处理是一种重要的措施。因此吸声材料和结构的研究对噪声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而评价吸声材料和结构的重要参数之一是吸声系数。本文研究工作主要围绕水声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吸声系数测量方法及实验测量水声吸声材料吸声系数三方面展开。第一,介绍了吸声材料评价参数和吸声系数测量方法的进展。对常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的吸声原理、吸声系数公式及各种参数对吸声性能
Majorana束缚态以其特有的性质深受人们的关注。科学家不断地对Majorana束缚态的研究,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使其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然而用于探测Majorana束缚态实际可行的方
采用八五八农场园区水稻“3414”肥料试验,求出氮肥增产率为27.09%,氮肥贡献率为21.31%,并求得最优的氮肥施用量为4.26kg/亩,通过配方施肥试验,为农场下一步施肥提供科学参考
本文对准晶体系的Al63Cu25Fe12合金进行了黏度测试,并对不同成分的准晶合金进行了电阻率、温度特性的研究,采用DSC差热分析、快速凝固、熔体热处理等方法对准晶体系合金Al63C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