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光明经》是大乘佛教中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佛教经典之一。由于经中所说的诵持本经能够带来护国利民的功德,能使国内饥馑、疾疫、战乱平息,国土丰饶,百姓欢乐,故而在大乘佛教流行的地区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最早在尼泊尔发现梵文版本,后又有汉文、西夏文、蒙古文、回鹘文等版本的译本。本文着重分析《金光明经》与文学、民俗文化等方面的融合,梳理佛教文献、诗文小说、碑刻经卷中关于《金光明经》的部分,剖析《金光明经》信仰在汉地的接受与流行情况。第一章主要梳理《金光明经》的版本与流传。第一节重点梳理了《金光明经》从传入汉地以后各个翻译版本以及对经书的注疏情况。《金光明经》有多个汉译版本,现所流传的主要有三个版本。《金光明经》的注疏举不胜举,注疏者多以天台宗僧人为主。第二节主要说明了《金光明经》在敦煌、西夏、汉字文化圈等地的流传情况。第二章重点分析《金光明经》护国思想的流行。第一节明晰《金光明经》所体现的护国利民概念。第二节强调《金光明经》护国思想在文学作品、史料典籍中的具体体现,以毗沙门天王为重点。毗沙门天王作为保护神,其功能从护国到护城,甚至护庙、护人等。第三章主要探究《金光明经》忏悔思想的流行。第一节重点分析忏悔思想与金光明忏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第二节着重讲述敦煌《忏悔灭罪金光明传》,其灵验记对唐宋笔记小说和志怪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四章考察《金光明经》菩萨行思想的流行。此章节菩萨行包括放生、医药、祈雨与禳蝗,体现《金光明经》对国家社会治理与人民安乐的深切关怀。第五章着重分析《金光明经》与密教传持的关系。第一节重点分析光明忏所体现的密教思想。第二节说明诸天的形象具有密教色彩,同时在敦煌地区部分诸天还有独立的密教经典与密教仪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