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液体钝化剂和固体捕钒剂是目前国内外解决FCC金属污染的重要方法。前者是将钝化剂组元溶于液体中,在FCC生产过程中钝化组元沉积在催化剂上,并与污染金属反应而起到钝化作用。后者是利用钒的氧化物的迁移性,将催化剂上的钒捕获形成高熔点的化合物而起到抗钒作用。 本文提出了固体钝镍抗钒助剂的构思。在催化裂化条件下,污染催化剂的金属Ni不具有迁移性,而V具有较强的迁移性。因此,固体钝化助剂上不仅必须含有具有一定迁移性能的钝Ni组分,而且还应含有具有较强V亲和力的捕V组分。在固体助剂上的钝Ni组分向催化剂上迁移和催化剂上的V向固体助剂迁移这一双向过程中,固体钝化助剂的钝Ni抗V作用得以实现。 为了寻找具有迁移性的有效化合物,在模拟工业催化裂化装置工艺条件下,考察了含有元素Sb、Ti、Bi、P、Sn、Mg、La、B、Ce等对Ni、V有钝化作用的化合物的迁移性,发现P、B、Bi、Sb的化合物在催化裂化工艺条件下具有迁移性,并以Sb为例研究了温度、水蒸气氛围、时间等对其迁移性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复合并筛选出具有良好的捕钒钝镍作用的复合组分M1。通过对高岭土、海泡石、新型复合材料MPA和层柱分子筛等载体的考察,发现新型材料MPA是较好的固体钝化助剂载体。使用MPA载体和M1钝化组分制备的固体钝化助剂MPA-M1,添加简单灵活,其钝Ni组元的迁移性好,捕V组元的V亲和力高,具有较好的钝镍抗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