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嗜热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ir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初步概述了1971年至2010年以来有关嗜热真菌中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第二章研究了嗜热真菌Talaromyces thermophilus YM1-3 PDB发酵液乙酸乙酯部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生物活性测试;第三章研究了嗜热真菌Talaromyces thermophilus YM1-4 PDB发酵液乙酸乙酯部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和杀线虫活性测试。   目前为止对嗜热真菌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Rhizopus microsporus,Malbranchea cinnamomea, Scytalidium thermophilum, Thielavia minor等少数菌种,已从嗜热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1个,这些化合物大多具有抗肿瘤、抗细菌、抗真菌、抑制酶活等生物活性。   对嗜热真菌T. thermophilus YM1-3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其PDB发酵液乙酸乙酯部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聚酮类化合物carviolin(1)、新的吡喃吲哚类生物碱talathermophilins A和B(2和3)以及一个六元醇(4),其中化合物1-3为黄色色素。化合物2和3作为外源物质加入T.thermophilus YM1-3的培养基后能够明显增加自身产量,并促进菌株的生长,但对病原细菌、植物病原真菌、肿瘤细胞、全齿复活线虫均无明显活性。   对嗜热真菌T.thermophilus YM1-4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其PDB发酵液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3个新骨架大环内酯类化合物(5-7),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毒杀全齿复活线虫活性。
其他文献
森林是重要的生态资源,而火灾会对森林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当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勘测到火源极为重要,这样能使损失降到最低。传统的基于传感器式的火灾探测方法,在复杂环境
针对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严重的问题,本研究调查并分析了流域内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以及底栖动物的分布组成,旨在识别流域重金属污染风险的区域差异和水生态系统
自1994年USB0.7出现以来,USB实施者论坛(IF)先后定义了USB0.8、0.9、1.0、1.1、2.0以及USBOTG等协议版本。USB以其即插即用、动态分配带宽、容错性强、低功耗等传统通信接口无
学位
蒿属植物种类繁多,分类比较困难。花色(主要是黄色和紫色)被频繁用于不同等级的蒿属植物分类和鉴定,但人们对这一性状的变异式样和变异规律所知甚少,这阻碍了有效改进蒿属植物分类
片上通信已成为当前高性能设计的一个关键因素,在SoC设计中嵌入高速LISB设备控制器作为与外部的高效数据引接方式已成为常用选择。USB接口作为近年来应用最广泛的接口技术之一
目前,诱导人多能干细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hPSCs)向心肌细胞的诱导分化体系已经非常成熟,特别是B27-insulin诱导体系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多能干细胞源心肌细胞的分化
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是一种小型齿鲸,目前普遍认同中国水域分布的江豚可划分为指名亚种(N.p.phocaenoides),北方亚种(N.p.sunameri)和长江亚种(N.p.asiaeorientalis
冷端是对从退火窑送出来的玻璃板进行检测、切裁、二次掰断、输送、转向、堆垛等处理的工段。由于冷端生产线距离长,工序复杂,电气设备多,如何实时、准确地跟踪玻璃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