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合同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r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理查兹在《修辞哲学》一书中提出了隐喻互动理论,拉开了人类对隐喻认知功能研究的序幕。随后,布莱克发展并完善了这一理论,激发了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隐喻的性质、功能和工作机制进行研究和探讨。1980年,拉科夫与约翰逊出版了划时代的隐喻研究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使隐喻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和思维的方式,是“人类认知、思维、经历、言语和行为的基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西方掀起一股隐喻研究的狂潮后,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开始重视对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隐喻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目前国内对商务篇中隐喻现象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束定芳(2000)的《隐喻学研究》对商务语言中的隐喻现象偶有提及。蓝纯(2005)在《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中就西方学者对商务隐喻产生的理论根据、隐喻在商务语言发展中的必要性和功能、商务隐喻的特征做了尝试性的探讨。杨剑(2001)的《经贸英语合同的语言特色》从词汇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商务合同英语词汇产生的一个重要方式—隐喻。国内外对商务语篇中的隐喻研究仅限于英文经济报道、经济类语篇、商业广告等语篇中的隐喻类型和现象,而且大都停留在介绍层面,几乎没有人对商务英语合同语篇的隐喻现象进行过系统研究。迄今为止,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MD)、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PCD)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CCND)中能够搜索到的1994至2008年间关于商务或经济类语篇中的隐喻研究还不足200篇,而其中对商务英语合同语篇中的隐喻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到目前为止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研究商务合同中的隐喻现象尚有很大空间。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如何透彻了解商务合同中的隐喻现象已经成为很现实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韩礼德在他的系统功能文体学模式中,主张把语言连同社会和人一起加以考察和研究,韩礼德通过研究语言与社会需求、社会结构、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来探索语言的本质。他把语言看做文化符号系统的一种,而文化符号系统又存在于整个社会符号系统(即由社会、文化各方面因素构成的社会现实)之中。他认为语言是社会活动的产物,社会需求决定了语言的结构,并提出了“语域”理论。韩礼德的“语域”是指使用特有的一种语言(如科技英语、商务英语)的社会文化群体。由于使用目的和场合的不同而产生了语域的变异。韩礼德还认为语域变异的标记是语言材料,这标记可以表现在词汇方面,也可以表现在语法方面,它们随着语域的变化而变化。商务合同是在商务活动中签署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文件,它以英语共同语为基础、在商务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既具有商务英语的特点又具有法律英语特点的语言,由此可以推及商务合同英语是人们根据社会文化环境、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等语用因素,在长期使用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用途和自身规律的语言功能变体。虽然不具有特殊的语言材料和独立的语法体系,但作为约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特殊用途语言,商务合同属于庄重文体,正式程度很高,在篇章结构、词汇和句法等方面有鲜明的特征。从篇章结构上看,商务合同一般包括约首、约尾和正文部分,采用先总论后条文、先重要条款后次要条款的程式化结构,该结构充分体现商务合同的庄重性和规范性。商务合同语言可以被称之为应用语言的典范,在词汇方面,书卷词语、专业术语、古体词、外来词的使用频繁,力求严谨、正确,避免歧义的产生。在句法方面,多使用陈述句、长句,掉尾句与松散句并用以强调合同各个条款的逻辑性。商务合同在词汇和句法方面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五个“C”,即Completeness(完整),Concreteness(具体),Clearness(清楚),Conciseness(简明)和Correctness(正确)。根据韩礼德在其专著《功能语法导论》中指出,语法隐喻的基本形式主要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概念隐喻主要表现在及物性隐喻,即一个过程可以隐喻化为另一个过程;过程中的参与者、环境等功能角色会随着过程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功能角色的变化,它们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式也发生变化。二十世纪90年代,韩礼德修正和完善了他提出的隐喻理论体系并进行了重新归类。胡壮麟对Halliday重新划分的概念语法隐喻分类进行了相应的归纳。本研究拟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关于语法隐喻的阐述,对商务英语合同语篇中的概念语法隐喻现象进行研究,以期发现商务英语合同语言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并揭示概念语法隐喻在商务英语合同语篇中的出现频率及作用。基于上述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下问题:商务英语合同语篇中的概念语法隐喻现象出现的频率和分布情况?概念语法隐喻在商务合同语篇中的作用是什么?笔者精心选取了20份具有典型意义的商务英语合同并制成了一个小型的语料库(The Business English Contract Corpus),本研究使用的语料均来源于此。由于不同的商务合同在内容方面也各有不同,因此为语料库选用的商务英语合同语篇数量较少且篇幅不等,但是这些合同种类齐全,包括国际商务买卖合同、租赁协议、合作议定书、合资合作经营合同等,其内容基本上能够反映商务活动各个环境使用的商务合同范本,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笔者一方面采取定性研究的手段,将商务英语合同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现象进行全面分析,并用语料库中的合同实例加以佐证和说明;另一方面采用定量研究手段,利用Microconcord检索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对概念隐喻现象在20篇商务英语合同中的出现频率进行分析,探究商务英语合同语篇中概念隐喻的作用。本研究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关于语法隐喻的理论,对商务英语合同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现象进行了归纳总结。笔者基于胡壮麟对Halliday重新划分的概念语法隐喻分类进行相应的归纳,即Nominalization, prepositonalization, adjectivation和verbalization四大类。然后,笔者对上述概念语法隐喻现象在商务合同语篇中的分布、出现频率、作用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商务合同语篇中的名词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动词、形容词、介词和连词的名词化,动词的名词化又细分为动宾结构的名词化,动词与其修饰语副词共同转换为名词结构,主谓关系短语共同转化为名词结构和主谓宾结构同时转化为名词化结构。商务合同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现象还包括形容词化现象、介词化现象和动词化现象。作者对这些隐喻现象进行了逐一分析,并提出上述概念隐喻现象的工作机制为使高级阶的词汇语法表达形式向低级阶的转义使用,最后提出概念语法隐喻、尤其是名词化在商务合同语篇中的作用。语法隐喻现象能够充分体现商务合同语言的五个“C”特征,用最简练的语言涵盖复杂的内容,并用以表明抽象思维的逻辑性和概念化,突出了商务合同语言简洁明了,语意严谨,内容严密,准确、规范和客观的特点,即突出其庄重文体特征。笔者对名词化、形容词化、动词化和介词化隐喻在商务英语合同语篇中的出现频率和作用进行尝试性的探讨,试图证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商务英语合同语篇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掌握概念语法隐喻与商务合同这种特殊语体的关系及商务合同的文体特征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价值。藉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应用领域研究尽一份微薄之力。此外,分析和研究商务英语合同语篇中的概念语法隐喻现象,界定概念语法隐喻在商务英语合同语篇中的工作机制和作用,从而在实践意义上认识隐喻的本质及其认知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语篇语言学和语篇信息处理等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再者,本研究运用语料库方法建立了小型的商务合同语料库,并采用语言描写方法,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这也是拓展语料库方法研究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其他文献
条件关系复句是汉语复句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条件类复句的理解和使用同样重要。本文为了了解韩国留学生汉语条件复句的习得状况,揭示韩国留学生汉语条件复
目的了解婴幼儿胃食管反流发病率及探讨干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门诊5610婴幼儿常规查体检出胃食管反流患儿,并通过体位,饮食,给予多潘立酮0.2mg/kg治疗,饭前服用,每日3次,疗
针对日照钢铁有限公司第一炼钢厂小方坯漏钢实际情况,从设备、工艺参数、原辅料以及操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平均漏钢率降至0.3%以下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经营环境和内部运作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才成为企业能否持续向前发展的最重要原因,而能吸引和留住人才,并发挥出人才的最
王希廉、张新之和姚燮所作的《红楼梦》三家评是旧红学中势力最大的,流传范围很广的“评点派”的代表。这一评点本促进了《红楼梦》的传播和小说理论史的发展。三位评点者对
本文研究重点在于利用GARCH模型为波动率建模,从而对金融资产组合风险度量和金融资产之间的风险传染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不同分布假设条
火电厂制粉系统中广泛使用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来磨制煤粉,但大部分磨煤机都运行在保守工况下,造成制粉单耗大,系统出力小。原因之一就是至今还没有一种实用、准确的方法对磨
采用氢氧化铝(ATH)以及红磷(RP)复配作为阻燃剂,聚乙烯(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基体材料,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制备新型无卤阻燃热收缩材料.实验结果表明,ATH与RP在分
目的拓展及壮大街镇单采成分献血者队伍,为临床提供安全、充足的单采血小板。方法采取全方位开展媒体网络宣传,针对不同团体单位及个人采取不同的招募方式,强化乡镇献血宣传
对硅 5 5 0交联剂的组分进行了研究报道。通过GC对样品进行了研究分析 ,得到了七个分离很好的色谱峰以及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再利用GC/MS联用技术和质谱裂解规律鉴定出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