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NMS-1型低频治疗仪影响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随机对照研究目的观察国产低频治疗仪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分层后随机分为国产仪器组、进口仪器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三组都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国产组加用国产低频电刺激治疗仪,进口组加用进口低频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次数:20 min/次/日,5次/周,20次为一疗程。在疗程开始与结束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组内比较提示三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提示国产组和进口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国产组和进口组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和进口低频电刺激治疗仪疗效相近,都能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第二部分电刺激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的多因素分析目的探讨电刺激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效果的多种因素。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分层后随机分为国产仪器组、进口仪器组及对照组3组,每组各20例,3组都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国产组加用国产低频电刺激治疗仪,进口组加用进口低频电刺激治疗仪。在疗程开始与结束时,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康复治疗后3组患者的ADL评分均有增加,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在各因素中,只有分组情况、治疗前ADL评分和年龄对ADL预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提高患者的ADL。在同样组别和同样年龄的情况下,治疗前ADL的分值越高疗效越好;在同样组别和治疗前ADL的情况下,年龄越低ADL预后越好。第三部分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随机对照研究和相关因素分析目的观察娱乐康复改善社区老年人防跌倒能力的效果,探讨社区跌倒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身心特点,以及引起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4个社区248名老年人,随机分为干预组128名、对照组120名。依次对每位老年人进行一般和跌倒情况调查,并对干预组进行娱乐康复干预2个月,干预前后进行注意力和平衡功能评定,并随访12个月,观察老年人在此期间的跌倒情况。结果实际完成研究190例。干预组老年人年跌倒发生率下降47.6%,但(p=0.077),年跌倒人次数下降62.1%(p<0.01),对照组老年人年跌倒发生率,跌倒人次数无明显改变(均p>0.05)。干预前跌倒老年人与未跌倒老年人组相比,平均受教育程度低,健身时间少,平衡能力低,跌倒恐惧感强,跌倒预防措施差;饮酒、预防措施差为老年人跌倒的主要相关因素(均p<0.01)。干预组老年人干预后,又发生跌倒的老年人组与未跌倒老年人组相比,饮酒者多,健身时间较少,注意力和平衡力较差;健身时间少,平衡能力差为跌倒的主要相关因素(均p<0.05)。结论娱乐康复能改善社区老年人的防跌倒能力。在推广防跌倒时,对有跌倒史的老年人,要注重宣教,消除跌倒恐惧感,提高防跌措施,减少饮酒,增加健身时间,注重提高平衡能力;对社区老年人,如能控制饮酒,增加健身时间,提高老年人的注意和平衡能力,可进一步增加防跌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