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氨基-7-甲基-萘啶合成及其在DNA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yong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率达到99.9%,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人类基因变异的一种最常见形式。SNPs的高密度性和变异的稳定性,使其成为最新发展起来的第3代遗传标记,并在遗传育种、制作基因图谱、致病易感基因定位、预知药物反应等方面具有广泛的作用。 荧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和无放射性等优点而在核酸分析中占据重要位置。寻找高效、快捷、经济的SNPs荧光分析方法是各研究者不断追求的目标。 本文主要是利用Ru(Ⅱ)的核酸分子“光开关”效应,并结2-氨基-7-甲基-萘啶(AMND)的结构特点,设计实验。本文结构为: 1.综述了DNA探针的技术进展,介绍了萘啶衍生物在核酸分析中的最新应用。 2.合成了2-氨基-7-甲基-萘啶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表征。 3.利用Ru(bipy)2(dppx)2+的分子光开关特性,采用荧光法研究了AMND对错配DNA链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它对不同碱基突起(bulge)的特异性识别作用。
其他文献
核-壳型纳米结构是指一类具有内核@外壳构型的纳米材料,广义上指的是一种纳米材料通过化学键或其他相互作用将另一种纳米材料包覆起来形成的有序组装结构,既包括经典的核-壳(
硅化合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些实验化学家们,就开始合成并分析了硅苯和1,3,5-三硅苯及它们的衍生物,而理论化学家们也做过大量硅苯、1,3,5-三
汞是一种具有强烈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因为汞离子具有其活泼的反应性,其进入生物体后,很容易和内环境中重要的蛋白结合致使其失活。或者转化为有机汞分子,侵入生物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危害。如何检测汞离子一直是分析化学和环境友好科学中重要的研究话题。以设计一款阵列式离子传感器为目标,首先采用了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的方法,对目前23个罗丹明衍生物分子探针进行了结构优化。再又优化后的结构,经由比较分子场方法,以此
学位
纳米材料由于比表面大,容易团聚,表面修饰最初主要是提高其分散性。由于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材料结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单一组分到多组分、由单一功能向多功
核酸碱基是DNA大分子的结构单元。近几十年来,各种超快实时时间分辨实验技术和先进的理论计算方法被广泛用于核酸碱基紫外光稳定性研究,以揭示核酸激发态弛豫动力学和光损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