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天、军事、医疗等领域的发展对能实现多自由度运动电机的要求不断提高,永磁球形电机的研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永磁球形电机的研究是一个涉及到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软件工程和数控加工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其系统本身具有高度非线性、强耦合性和复杂性。因此,采用传统的电机建模方法进行参数优化计算时,在计算时间上无法满足智能优化算法大量迭代计算的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原理的“非参数建模”方法,建立了永磁球形电机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智能优化算法对永磁球形电机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和仿真验证,为高维非线性复杂电机的参数优化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一种新型永磁球形电机的结构,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了电磁场模型,对气隙磁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单个定转子磁极对转矩线性可叠加的原理建立了整个球形电机的电磁转矩模型,分析了永磁体和线圈结构参数、气隙大小等对转矩特性的影响,为电机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计算提供了基础。(2)提出了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进行非参数建模的思想。采用正交试验和均匀分布相结合的方法以及随机法,共生成了200个样本空间数据用于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利用Libsvm软件采用默认参数对球形电机建立了初步的SVM模型,并在测试集和训练集上进行了回归验证,结果表明了对模型参数进行进一步优化的必要性。(3)分析了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C和δ对模型精准度的影响。分别利用网格寻优算法、遗传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参数C和δ进行了寻优计算,并对三种算法的计算结果分别在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了验证和比较分析,选定了建立永磁球形电机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最优参数。(4)给出了永磁球形电机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数学表示形式,以输出转矩为目标函数,分别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与支持向量机模型结合对电机本体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并给出了优化计算结果。(5)根据优化后的参数,重新建立了永磁球形电机的转矩模型,计算出了输出转矩,并与样机的输出转矩进行了比较。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机器视觉和支持向量机理论的复杂运动电机的设计理论和实验研究”(编码:50677013)、“三自由度永磁球形电机若干问题的深入研究”(编码:51177001)和国家863计划项目“新型低成本高精度关节电机及其伺服驱动系统”(编号:2007AA04Z214)的共同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