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除草机器人执行机构和识别算法的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y_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西南地区玉米田主要依靠人工除草和除草剂除草,人工除草的缺点是劳动强度高、成本高;除草剂除草虽然可以降低成本,但是大量使用除草剂会污染环境、威胁食品安全。因此,研发一种适应西南地区玉米田的智能除草设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蓝光激光的除草方案并设计了一套激光除草机器人系统,通过激光除草试验测试机器人执行机构的除草效果,并针对杂草检测问题对基于YOLOX的杂草识别算法进行优化。本文研究工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激光除草机器人的总体设计方案,设定除草机器人的整体方案、整体结构和作业流程,完成机器人除草执行机构的结构设计和机器人行走机构的设计,为除草机器人选定激光发射器、步进电机、伺服电机和USB摄像头等主要硬件的型号。(2)为验证蓝光激光除草的可行性,设计蓝光激光除草试验,选择三种玉米田常见杂草,测定不同激光剂量对三种杂草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蓝光激光可以有效抑制这三种杂草的再生长,大剂量的蓝光激光对三种杂草的干重防效均超过90%,将机器人除草控制系统中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激光发射剂量分别设定为13J/mm和16J/mm。(3)通过研究目标检测算法的发展历程和前代YOLO算法理论,针对传统检测算法在杂草识别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对YOLOX算法进行优化,优化方式有:增加轻量级注意力模块、增加反卷积层、使用GIo U代替Io U。优化的目的是:提高检测精度、增强算法提取小尺寸特征的能力以及提高预测框位置精准度。(4)田间拍摄照片,自制数据集,设定参数后训练算法,对比本文优化算法、原始算法和其他算法的识别效果和性能参数,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优化YOLOX-Darknet53算法的检测性能更强,可以解决传统检测算法对小尺寸杂草和被遮挡杂草识别精度低的问题,对比原始算法,本文提出的优化算法的平均精度值提升1.16%,GIo U值提高0.09,F1值提高0.07。(5)试制除草机器人样机,进行田间试验,除草机器人在0.2m/s的行驶速度下对玉米幼苗和杂草的平均检测率为92.45%和88.94%;机器人样机在田间除草试验中测得平均杂草干重防效为84.64%、平均伤苗率为4.68%,符合田间作业要求。
其他文献
本论文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对紫萁属植物紫萁贯众(Osmunda japonica Thunb.)和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二章对紫萁贯众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第三章对雷公藤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第四章对论文工作进行总结和讨论。流感病毒传染性强,致病率高,可引发世界范围的流感大流
学位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为我国中药材大品种,目前已基本实现规范化和规模化种植。随着中药现代化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人工种植三七越来越多,但容易受各种病害的影响,三七根腐病的危害尤为严重。环境微生物是植物的第二基因组,微生物的组成与植物的健康息息相关。目前关于三七根腐病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很多,但多采用16S、18S和ITS等扩增子测序,该
学位
肿瘤细胞还原微环境在增殖、调节和凋亡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探测活细胞中的还原性微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响应细胞环境的荧光探针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除了传统的小分子探针外,铂(II)配合物、钌(II)配合物和铱(III)配合物等磷光过渡金属配合物因其大斯托克斯位移、发光寿命长,配体可调等特性备受关注。另外,研究发现使用二甲双胍也可以抑制肿瘤生长,但是在癌症患者的治疗中,二甲双胍
学位
天然小分子结构多样,骨架类型丰富,是寻找新药目标化学实体的来源[1]。据统计,多达40%临床或上市药物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传统药用植物中的天然小分子[2],尤其是治疗癌症[3]和乙肝病毒(HBV)[4]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因此,从天然来源的小分子中寻找、发现具有抗HBV活性的苗头化合物或先导分子,对开发新型抗HBV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天然小分子具有类药性强,成药性差的特点。因此,原型分子难以直接成为
学位
世界范围内,每年因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而死亡的儿童人数高达200万;在我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及衣原体均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引发普通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常见临床症状。儿童呼吸道感染,早期快速准确地诊断有助于临床精准治疗,帮助患儿恢复健康。基于此,本论文建立了可覆盖36种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调查了云南省儿童
学位
中缅跨境婚姻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边境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云南边境地区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澜湄合作机制等一系列重要举措中,获得了深化改革、探索创新管理机制的良好时机。对于因跨境事实婚姻所引起的边境地区外籍媳妇身份认同问题、社会管理问题以及边境地区安全稳定问题都受到了外界的极大关注。纪录片《我自缅甸来》以纪录片的影像化手法,聚焦于中缅边境的“缅籍媳妇”这一群体,采用纪实跟拍和采访的方
学位
柑橘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作物,也是全球重要经济作物之一。21世纪以来柑橘种植面积大幅度提高,而与此同时,产业发展正面临着品质提升、病害防治等技术难题,长期使用化学药物防控病害带来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长期以来,作物根际(Rhizosphere)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硏究的重点,根际微生物对植物健康的影响持续受到关注,而叶际(Phyllosphere)微生物对植物健康的影响则了解相对较少
学位
含硫化合物,尤其是硫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类药物、生物活性分子、天然产物和功能材料的分子结构中。构建C-S键是合成含硫杂环化合物的关键步骤,C-S键构建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使用有机硫试剂和无机硫试剂。相较于有机硫试剂只能构建一个C-S键,无机硫具有同时构建两个C-S键的先天优势。此外,有机硫试剂具有恶臭味、不易于储存等弊端,而无机硫则表现出无刺激性气味、易于保存、价廉环保等优点,常用于构筑硫杂环骨
学位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2019年中国的马铃薯产量达到1828万吨。随着马铃薯产业不断发展,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不断推进,市场对于马铃薯的收获机械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西南地区是中国马铃薯主产区,但适用于西南地区的自走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较少。而中小型分段式马铃薯收获机在作业过程中还存在伤薯率高,输送分离效果差等问题。本文依托于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山地马
学位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用水日趋紧张,利用含沙率较高的地表水源作为滴灌水源,已成为缓解灌溉用水紧张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滴灌灌水器几何结构复杂和流道狭窄(仅0.5~1.2 mm),水中的多种沉积物容易导致灌水器堵塞,直接影响滴灌的灌水均匀度,甚至使整个滴灌系统失效。为此,本研究以迷宫流道灌水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冲洗频率、冲洗流速、水压模式作为主要研究因素,通过理论分析、浑水灌溉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