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病原线虫大量扩繁技术及线虫胶囊的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uqi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病原线虫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防治因子,但是昆虫病原线虫商品化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重要的制约因素,例如如何低成本、高效、大量地繁殖线虫,如何延长货架期等。本实验通过比较不同的离体和活体培养昆虫病原线虫的方法,寻找更低成本、更方便快捷的线虫大量繁殖方法。通过昆虫病原线虫的胶囊剂型研制,寻找一种更好的线虫贮存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昆虫病原线虫的活体繁殖:应用大蜡螟与黄粉虫扩繁Steinernema carpocapsae HB310,通过比较扩繁效率与扩繁成本,结果表明大蜡螟作为线虫活体寄主的扩繁效率要高于黄粉虫。经过19d培养时间,大蜡螟扩繁线虫总产量为1.23×10~6IJs/g,黄粉虫扩繁线虫总产量为4.96×10~5IJs/g。黄粉虫经干热处理后线虫扩繁的周期与产量高于大蜡螟,但成本低于大蜡螟,更适于线虫的大量活体扩繁。2.昆虫病原线虫人工固体培养基扩繁:首先选择A和B两种线虫人工培养基离体扩繁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H06、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S.carpocapsae HB310和H.bacteriophora LN2四种不同品系线虫,比较二者扩繁效率,结果表明在接菌量和接线虫量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不同人工培养基的扩繁效率和扩繁周期与线虫品系有关,S.carpocapsae HB310在B配方固体培养基中培养第10d产量最高(0.86×10~4 IJs/g),在A配方培养基中20d时产量最高(1.40×10~5 IJs/g);而S.carpocapsae ALL在A配方培养基中第10 d时产量最高(4.19×10~5 IJs/g),在B配方培养基第20d时产量达到高峰(1.10×10~5 IJs/g);H.bacteriophora H06在A和B配方固体培养基中均是20d时产量最高(分别为9.04×10~4 IJs/g和2.42×10~5 IJs/g);而H.bacteriophora LN2则在A和B配方培养基培养30d产量才到达峰值(分别为1.93×10~5 IJs/g和1.01×10~5 IJs/g)。实验综合考虑培养基配方的成本及是否方便获取等因素,筛选出另一种新的线虫人工培养基配方——C配方。应用A、B、C三种固体培养基培养昆虫病原线虫S.carpocapsae HB310,证实C配方是三者之中繁殖效率最高且成本最低的线虫人工培养基,该配方在第8d时线虫产量达到高峰(4.00×10~4 IJs/g),成本为4.25元/1.00×10~6IJs。针对C配方线虫人工培养基的培养因素进行优化筛选,筛选出最佳培养参数为:共生菌接菌量为2.26×10~7cfu/瓶,接线虫量为1×10~3 IJs/g,培养周期为12d。3.以线虫S.carpocapsae HB310为材料研制了线虫胶囊剂型:首先以18%甘油溶液诱导线虫进入休眠状态,然后再添加一定比例的甘油、甲醛、海藻酸钠和山梨酸钾,初步研制成功直径为2-5mm的圆形颗粒状胶囊制剂,线虫在胶囊内呈休眠状态。胶囊颗粒在16℃及密封条件下可以保存4个月,用0.5%柠檬酸溶解释放胶囊中的线虫,线虫存活率为75%,线虫对大蜡螟的侵染率和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9.3%和92%。实验结果说明昆虫病原线虫在该胶囊中可以长时间保存,并保持较高的存活率和侵染活性。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强音.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浅谈几种做法.
小学数学知识虽然简单,但是对于智力还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如何建立完整的数学思维框架,多角度找到数学解题的方法,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不断对教学方
随着全国教育改革的实施和推行,各阶段的教育模式都做了重大的调整,包括在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等方面,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实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教学模式.
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水稻稻瘟病,是水稻(Oryza sativa L.)的一种毁灭性的病害,每年都会在稻作区发生危害,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隐患,造成经济损失。实践证明,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
去年九月,我接手三年级四个班的英语课.接手后不久我就发现,班里有一个叫王俊琪的小朋友.上课纪律特差,老师讲课时他多数时间在低头乱动;小组交流时他声音最大,一直在滔滔不
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是基石,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逐渐去探索更为广阔的数学世界.生活情境法能够将生活和学习有效地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
当代教师,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教育教学方面,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各式各样.该文主要从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初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