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加密恶意流量检测研究

来源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作为网络信息基础性设施,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业务采用加密技术,以规避恶意篡改和隐私泄露问题。然而同时,网络上的非法攻击也通过加密流量承载,隐藏恶意企图,增加检测难度。传统的解密检测方法面临隐私泄露的风险,检测开销巨大。本文依托于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网络处理智能芯片”项目,立足深度学习算法,通过深度学习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自动捕捉藏匿于加密流量中的恶意流量特征,实现不解密条件下的加密恶意流量检测。首先,针对深度学习算法层次结构优化不够,算法与场景匹配不佳等影响检测精度的问题,构建两种典型的深度学习网络,即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对两种深度学习算法在不同类型数据集上的检测效果、各自的网络层级结构以及切片数据集中最佳的切片维度等问题展开分析研讨,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在特征数据集和切片数据集上的检测精度分别达到97%和99%以上。同时,得出1D-CNN和LSTM均采用4层网络结构检测效果最好、且二者分别适用于特征数据集和切片数据集以及切片数据集中最佳切片维度为截取前100字节等六个方面结论,并利用群同态、算法结构原理以及协议帧格式等理论对结果进行定性剖析。其次,针对单一深度学习检测模型提取特征片面,不能完整反映原始流量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1D-CNN与LSTM并行融合式加密恶意流量检测模型。应用第一个研究的结论,并行网络的两条支路中均采用4层网络结构,每条支路都面向原始流量提取特征,而后将1D-CNN提取的空间特征和LSTM提取的时序特征同时送给共同的全连接层进行特征融合,最终利用融合的特征进行加密的恶意流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并行融合式加密恶意流量检测模型在特征数据集和切片数据集两种类型数据集上的检测精度均在99%以上,不仅优于两种单一算法检测模型,而且优于两种算法串行连接的检测模型。最后,针对网络流量数据维度变化,而传统的深度学习算法只能处理定长输入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1D-CPP的加密恶意流量检测模型。改进空间金字塔池化机制,并引入1D-CNN,构建一维卷积金字塔池化(1D-CPP)检测模型,使之具备处理可变长输入的能力,从而在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减少数据切片或者特征提取的环节,实现直接对原始流量进行恶意流量检测。对包含不同数量池化核的一维卷积金字塔池化检测模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多分类检测中平均检测精度高于1D-CNN检测模型2.4%,且检测精度随着金字塔池化核数量的增加而提升。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LiNbO_3晶体的热光特性而工作的Y分支光波导开关。文章从理论上对热子下的二维温度场进行了分析,并报导了制作该器件的工艺过程和测试结果。
【正】 当激发光子能量大于多量子阱中势垒层的能带隙时,自由载流子同时可以在势垒层以及势阱层产生,对这些载流子的弛豫过程的研究不论对其基本的物理过程的认识,还是对新的
近年来4G业务需求量呈爆发性增长,对LTE网络的覆盖和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TDD网络已部署E频段、F频段和D频段,FDD网络已部署FDD1800以及FDD900频段,基于各个频段的不同
2011年5月17日,由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举办的"气象科普进农村"科技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赵河镇泥岗村举行。笔者有幸参加此次活动,通过参加此次活动,笔
引言动物克隆(cloning)就是生产一组遗传上完全相同的动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整个基因组——细胞核的移植。这一概念最先是由Spreeman(1938)提出的,他认为一个早期胚胎内的所
<正> 致高植(1933年12月9日)……我很抱歉,因为我不见访客已经好几年了。这也并非为了别的,只是那时见访的人多,分不出时间招待,又不好或见或不见,所以只得躲起来,现在还守着这老法子,希谅察为幸。……
快速准确地识别污染气体种类是光谱法环境监测技术对分类器的基本要求。分段线性分类器简单、计算量小,可以较好的逼近非线性分界面。文章根据最大化分类间隔的思想,结合分段
跟踪运动目标的新方法周绍光,熊仁生,吴圣雄(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光工部西安710068)用于跟踪测量的光电探测设备在整个光电仪器领域占据着重要位置。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
【正】 原子辐射过程是纯量子效应,而光波作为一种经典波动可以用经典相位来描述,那么原子辐射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用相位描述呢? 光子具有三个空间自由度和一个内禀自由度,单
降低无线网络数据包传递时延对实时应用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了一种编码增益的计算方法和编码图的简化方法,并基于此提出了编码增益感知的路由协议CGAR(CodingGainAwareRou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