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质量管理基本上滞留在质量检验管理的初始阶段,即
只注重工程质量的事后检查,忽视了对影响因素及质量形成过程的控制,导致工
程质量不稳定,提高不快。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开始学习国外
的工程质量管理经验,逐步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全面质量管理,开始了从管质量
结果向管质量因素,从事后检查向过程控制的重大转折,在工程质量管理的发展
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随着工程项目实施进入市场化运作,大大增加了控制
影响工程质量因素的难度;各类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日趋复杂,用户对工程质量
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追求工程的更高质量已成为现实的目标。这从客观上要
求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应能适应市场要求,将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
本文针对工程质量及工程质量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工程质量的重要性、质量
管理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质量管理、工程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的成熟理论、
方法及成功经验,以系统工程、数理统计、应用数学、项目管理及其他相关管理
理论为基础,结合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及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2000版ISO9000
族标准的有关要求,提出了工程质量管理的一种创新模式——工程质量持续改
进。本文围绕该模式研究了包括工程质量持续改进理念、工程质量持续改进与传
统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质量持续改进与质量管理过程模式、持续改进所需要的环
境条件、持续改进的压力与观念的转变、持续改进的主要过程概略、工程质量持
续改进的概念模式等内容在内的工程质量持续改进的理论;研究了工程质量持续
改进目标策划的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研究了顾客需求与期望的识别、顾客满
意度的测量、工程质量诊断、过程能力分析等工程质量持续改进机会识别的理论
和方法;运用顾客需求与期望识别技术,可以及时掌握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并将
其转化为持续改进要素;运用顾客满意度测量技术,可以及时了解顾客的满意程
度,并根据顾客的满意程度识别改进要素;应用工程质量诊断理论与方法及过程
能力分析技术,不仅能够诊断发生了哪一个异常因素,哪一个质量指标发生了异
常,而且能够预测消除该异常因素后过程能力指数提高的幅度,这些理论、方法
和技术构成了持续改进机会识别的技术体系,为持续改进机会的识别提供了科学
依据;为实施持续改进,本文研究了工程质量持续改进策划、持续改进的工作流
程、持续改进机制、持续改进效果度量等持续改进方法。为验证工程质量持续改
进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在梁宝寺煤矿副井井筒及相关硐室施工工程中,运用了
这套理论和方法,并取得了成效。
通过对工程质量持续改进理论、方法等方面的深入、系统研究和实践,提出
了一套切实可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工程质量持续改进理论和方法
体系。
工程质量持续改进是工程质量管理的一种创新模式,尚缺乏必要的理论和方
法支持,亦无更多的实践。本课题的研究对于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使工程质量
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期望和要求,促进工程项目各相关方全面推行2000版
ISO9000族标准,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将我国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推向一
个崭新阶段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课题研究解决了以下关键技术:
(1)工程质量持续改进理念及模式;
(2)工程质量持续改进目标策划技术,包括容差分析技术、质量与效益同步
改进理论与方法;
(3)工程质量持续改进机会识别技术,主要包括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及满意程
度的把握和测量技术;需求和期望转化为质量要求的质量功能展开技术;掌握工
程质量和过程状况的质量诊断和过程能力分析技术。
(4)工程质量持续改进策划、持续改进机制、持续改进效果度量等持续改进
实施技术。
本课题研究提出了以下重要模型:
(1)用于目标策划的容差分析模型;
(2)质量与效益同步改进目标策划的模糊模型;
(3)需求质量动态聚类模型;
(4)需求质量重要度的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5)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
(6)多元相关质量诊断模型;
(7)过程能力分析诊断模型;
(8)工程质量持续改进效果度量模型。
本课题的创新点是:
(1)工程质量持续改进理论体系;
(2)工程质量持续改进目标策划理论与方法,包括容差分析技术、工程质量
与效益同步改进理论与方法;
(3)工程质量持续改进机会识别技术;
(4)工程质量持续改进组织机制;
(5)工程质量持续改进效果度量方法。
工程质量持续改进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本课题的研究仅仅是开端,需要研究
的问题有很多,有待逐步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工程质量;持续改进;创新模式;目标策划;机会识别;同步改进;组织机制;效果度量;需求与期望;顾客满意度;质量诊断;过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