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江泽民同志继“依法治国”后提出“以德治国”的号召以来,对法治和德治的内涵到底应该如何理解?法治与德治应该是怎样的关系?便成了思想理论热点问题。一般认为,法治与德治作为治国手段,是相辅相承、相得益彰的关系。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法治建设,又要重视道德建设,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法治与德治同为治国手段,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并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甚至提出了“法治与德治,皆可为本”的并重论观点。持并重论观点的人认为,法律与道德在社会功能上的互补性是法治与德治同等并重的根本依据,而我国的传统德治国情也决定了法治与德治同为治国之本的必要性。第一章主要分析并重论的理论缺陷,并通过阐述传统德治思想文化特征,社会历史作用,论证了传统德治作为我国古代和近代的最重要治国理念是根本不成功的。第二章,主要通过探讨现代德治的涵义及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法治及其优势,论述了现代德治之所以未能达到理想的社会效果,其原因决不是道德建设的松懈,而是在道德建设的背后,已有的道德信仰发生动摇,或者道德信仰的严重缺失。本章用大量篇幅论述了当代法治理论的最新成果,用以说明只有法治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民主、自由、平等及人权这些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的有效实现,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法治才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第三章,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中,论述了在治国层面上,法律的作用远远大于道德的作用,法治才是治国之本。同时也说明并重论观点不仅忽视了法律与道德的巨大差异性,而且也混淆了法律与道德之间同法治与德治之间,这两组不同性质的关系之间的区别之处。第四章,主要从当前国情,特别是从分析腐败的成因等方面阐述了市场秩序混乱,社会信用丧失,道德下滑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而证明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坚持法治为本,德治为辅的必然性。第五章,在肯定法治是德治的支撑点,德治是法治的辅助手段的同时,针对目前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简要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依法治国”。在大力推进法治建设的同时,辅之以道德教育的社会作用,为法治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在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法治教育,加大普法力度;必须坚决摒弃法治与德治皆可为本,同等并重的观点,必须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正确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使二者实现科学的完美的结合,共同发挥其治理国家和调控社会的作用。
其他文献
自从股票市场产生后,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即纳入了经济学家的视野。然而,以现代经济学的工具较系统地研究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则是近几十年内的事情。特别是到20世纪90年代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住宅产业异军突起,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的住宅建设量大面广,住宅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推行住宅产业化
对个体工商户在消防行政处罚案件中作为自然人和单位组织两种不同身份定位而导致执法差异的问题加以讨论,结合执法实际,得出以经营性质、场所规模、雇佣人数、收入水平等要素
使用均匀磁化旋转椭球体模型对水中磁性运动目标进行实时建模 ,通过对所建模型进行统计检验 ,实现对目标信号的模型化检测 ,并同时估计目标运动参数和磁性状态。采用模型化信
采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分析并对比了弯曲分叉部分的形状分别为正弦形和圆弧形的基于金属-绝缘体-金属(MIM)型表面等离子体光波导的Y形分束器的反射率、传输率以及能
目的:建立一种实验性脑创伤动物模型。方法:应用自行设计制造的自由落体撞击装置建立加速性兔脑损伤模型。实验共用65只兔,其中预实验用兔33只,建立撞击力与脑损伤程度间的关
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模块,是保证企业执行力,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一个完善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绩效管理、部门绩效管理、员工绩效管理三个层次。其中
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的CFX mesh模块,对柴油机缸盖、缸盖内冷却水道的几何模型进行了网格划分,并对流体和固体的交界面进行了耦合处理,实现了流体和固体之间热量的传递
在自然状态下,生物因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等天然屏障的阻隔而被限制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生存发展。正是在这种天然屏障的作用下,经过长期的进化形成了世界上各具特色、丰富的
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边区群众报》,是一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众化报纸,它以陕甘宁边区的普通群众和基层干部为阅读对象,是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