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已经成为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引擎,在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创造企业价值过程中,知识的贡献日益突出,基于知识核心内涵的智力资本是企业的战略性资产,在形成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和增加企业财务绩效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智力资本无形抽象难以比较和计量,所以研究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就比较困难,另外,它是通过整合、再创造等形式实现螺旋增长的,那么线性和非线性的特征都会存在吗?为了更好地探究智力资本和对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从资本存量和流量两个视角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基于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智力资本整体、结构维度要素和结构维度交互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然后引入面板数据门槛模型,研究流程资本和创新资本在驱动企业绩效过程中的门槛效应,结果验证了流程资本“前置时间长”和“路径依赖性”两种特质,以及创新资本“前置时间长”和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非路径依赖性”两种特质。企业效率不同的根本原因就是知识创造与运用机制的异质性,本文从基于核心能力观等静态智力资本向动态智力资本转化,结合静态存量与动态流量,为企业智力资本的运用与管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将智力资本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是组织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知识和能力,包含人力资本、流程资本、关系资本和创新资本四个维度。然后基于相关理论对智力资本影响企业绩效的基本逻辑及路径进行分析。基于资本存量视角,分析智力资本整体、结构维度要素和结构维度交互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资本流量视角,系统分析流程资本、创新资本对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门槛效应,即流程资本、创新资本会影响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而这种影响又会因流程资本、创新资本存量规模的不同而不同。最后对智力资本影响企业绩效的研究进行实证分析。基于智力资本存量分析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基于智力资本流量引入门槛效应模型,进行基本模型回归分析和门槛效应分析,并对上述两个模型分别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基于资本存量视角的研究发现,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正有负,其中人力资本显著驱动企业绩效,而关系资本、流程资本和创新资本驱动绩效增长的作用比较弱,因此智力资本整体驱动绩效提升的作用也较弱,这说明我国企业未均衡投入与管理智力资本的四个细分维度,没有充分发挥智力资本的绩效驱动作用。基于资本流量视角的研究发现,一方面,流程资本没有直接驱动企业绩效,但协同人力资本驱动绩效时呈现双重门槛效应,即流程资本会影响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在流程资本投入的第一阶段,是无法协同人力资本驱动企业绩效增长的;当流程资本的投入越过第一阶段到达第二阶段后,流程资本存量会超过第一个“临界值”,由于规模效应,加大和人力资本的协同作用,进而显著驱动企业绩效;当越过第二阶段到达第三阶段后,流程资本存量超过第二个“临界值”,因规模太大而与人力资本的关系失衡,虽然企业的制度很完整但缺乏灵活性,所以协同人力资本共同驱动企业绩效的作用会大幅度削弱。另一方面,创新资本也没有直接驱动企业绩效,但在协同人力资本驱动绩效时呈现单一门槛效应,即创新资本会影响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在创新资本投入的第一阶段,也是无法协同人力资本驱动企业绩效增长的,只有当创新资本的累计投入达到一定量带来质变的时候,创新资本才会协同人力资本驱动绩效;当越过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后,创新资本存量规模超过“临界值”,产生规模效应,这时公司会拥有一个富有创新思维和活力的团队,创新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关系逐渐趋向平衡,进而协同人力资本显著驱动企业绩效的增长。